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外傷後頸椎骨折 遲到的隱形殺手

2010/10/17 06:00

復位及手術固定後,以一支骨釘固定,可保留第一、二頸椎的旋轉功能。(照片提供/杜柏勳)

文/杜柏勳

延遲診斷的骨折及嚴重脫位 。(照片提供/杜柏勳)

根據衛生署98年十大死因統計顯示,「意外事故」為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第六名,其中有7千多人因此喪命;近日北部地區陰雨綿綿,地濕路滑,加上視線不佳,易生意外事故,民眾出門時,應多加小心減速慢行,以免造成遺憾!

發生意外事故嚴重者常見有頭部外傷、頸部脊髓損傷、內出血、骨折、氣胸、血胸等,大多數病患送醫後,均可在第一時間得到良好的診斷及治療。

外傷後,頸椎骨折或半脫位並不十分罕見,尤以伴有顏面骨折受傷或下頷骨骨折者,其主要的症狀為頸痛或伴有肢體麻木、無力,但往往在第一時間被忽略,延遲診斷的比率高達71%,常見的原因有病患意識不清、病患認為是外傷後的疼痛未告知醫護人員、止痛藥或臥床休息掩蓋了症狀、無系統性的檢查。

林小姐是一位機車車禍中受傷,頭部外傷昏迷的患者,因不確定是否頸椎損傷,雖然在急診照的頸椎側位X光沒有發現異常,但仍一直以頸圈保護頸椎,6天後,林小姐恢復意識,但抱怨頸痛及肢體麻木,頸椎的曲位及伸位X光發現第三、四頸椎間半脫位,經前位骨融合及內固定術後,症狀迅速改善,3個月後,已無任何神經異常。

陳先生在一場汽車車禍中,下頷骨骨折,經過手術後很快就出院了,但在受傷後的第十天覺得後頸部僵硬且疼痛及頸部活動時,四肢體有電刺激的感覺,陳先生趕緊就醫。頸椎的側位X光可見第二頸椎齒狀突骨折併嚴重不穩定,經三度空間細切電腦斷層檢查仔細評估及頸椎牽引後,以一支齒突釘固定,陳先生術後症狀立即改善,一個月後即回復正常工作。

外傷後頸痛或伴有肢體麻木、無力者應立刻就醫,經專科醫師檢查後,有懷疑此症病患或意識不清者,應立即給予頸圈外固定,以頸椎的曲位及伸位X光檢查、細切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排除此症後,才可移除頸圈,因延遲診斷者有高達14.3%的永久性神經損傷比率。

經確診後,需依個案擬定治療計畫,手術術程一般約為3至5小時,包括骨釘系統內固定、減壓及骨融合手術,均需及時及精準操刀,手術過程中,並需以X光定位及骨折滑脫的相對位置,術後仍需要穿著頸圈6至12週,並定期追蹤檢查。(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腦脊椎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