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身體不適?可能是憂鬱症

2010/06/16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你一天到晚這裡痛、那裡痛,晚上睡不好,有時還會莫名胸悶,情緒低落、凡事提不起勁?小心,可能是罹患了憂鬱症。醫師指出,憂鬱症不只常會合併各種身體症狀一起出現,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更發現,身體症狀的嚴重度,甚至比心理症狀更能夠預測治療結果。

除了食慾改變、體力變差,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洪錦益指出,臨床上,憂鬱症經常出現的身體症狀,還包括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或痠痛、骨頭關節痠痛、頭痛、背痛、胸痛、頭暈等。過去國外研究顯示,在基層醫療就診的憂鬱患者,一半以上是以身體不適作為求診的主要訴求。

林口長庚醫院追蹤135位憂鬱症患者則發現,患者未治療前的身體症狀嚴重度,比其憂鬱與焦慮情緒症狀更能預測預後。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身體症狀愈嚴重,其憂鬱症狀相對比較嚴重或必須使用較多的藥物治療。

此外,很多人以為心理症狀改善,就可停藥,但事實上,若疲累、失眠、身體疼痛等其他身體症狀沒解除,常是憂鬱症尚未完全復元的表現,貿然自行停藥,將提高再復發的風險。該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指出,身體症狀未解除前,仍應持續用藥。

不過,民眾也別因此把身體痠痛、疲累都當成是憂鬱上身。醫師表示,現代人壓力大、工作時間長,身體難免會出現肩頸痠痛等症狀,如只是單一部位症狀,且沒有合併情緒改變,不見得是憂鬱症。

但一天到晚有這類身體症狀問題的人,也有可能是個性上相對容易焦慮,洪錦益建議,平常不妨嘗試各種放鬆訓練,像是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腹式呼吸訓練,或是試試冥想、氣功、瑜伽、太極拳、平甩功等,幫助放鬆緊繃的肌肉與神經。

若經確認是憂鬱症,建議一定要儘快治療。畢竟憂鬱症有部分成因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有關,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造成腦部功能退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