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寶寶性別失衡 去年4000女嬰消失

2010/06/12 06:00

去年出生的男女嬰比例發現,男女差距進一步擴大到109比100。圖為市立聯醫婦幼院區護士正在照護新生兒。(圖由婦幼院區去年出生的男女嬰比例發現,男女差距進一步擴大到109比100。圖為市立聯醫婦幼院區護士正在照護新生兒。(圖由婦幼院區提供)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台灣不僅生育力逐年降低,性別失衡問題也日益嚴重,恐使人口結構失衡。

衛生署國健局分析去年出生的男女嬰比例發現,男女差距進一步擴大到109比100,研判是「重男輕女」歧視觀念所導致的性別篩選與墮胎現象,推估每年有4000名女嬰因此消失。

衛生署國健局進一步分析發現,接生數達80胎以上的院所,有34家的接生男女寶寶比例異常,其中最高者竟達178.13比100,比例過於懸殊,國健局懷疑,至今仍有醫師應病人要求進行性別篩檢,或協助懷孕婦女墮胎。

國健局不但首度發函給異常醫院,並將名單函文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稽查輔導,若證實進行性別篩檢,或因此幫助病人進行人工流產,將依「醫療法」與「醫師法」開罰。

國健局指出,台灣曾在1980年代以絨毛膜取樣的技術提前診斷胎兒性別,進行墮胎,使男女出生性別比從1.06上升到1.10以上,後來發現此技術會造成斷肢、畸形,經衛生署明令禁止,性別比例下降至1.08。但近10年來,醫界又發明胚胎性別基因檢測,抽母血篩檢胎兒性別,出生性別比又飆回到1.10上下。

國健局局長邱淑媞指出,自然情況下,男女嬰出生比例應是105或106 比100,從性別判定一個生命值不值得來到人世,已被國際視為是一種嚴重的性別歧視,相關墮胎行為更明確歸為違反醫學倫理。在台灣如此民主開放的社會,卻仍有這樣的問題,實在令人汗顏,也不應再坐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