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太「癌」重!台灣每天25名女性罹婦癌

2010/03/04 06:00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子宮頸癌病友黃小姐(左起)、唐小姐,乳癌病友王奶奶、楊小姐以自身經驗,呼籲婦女平日應定期篩檢,遠離婦癌。(記者羅沛德攝)

台灣平均每天有25名婦女罹患乳癌、子宮頸癌!但是乳癌好發高峰年齡層的篩檢涵蓋率卻只有2到3成,子宮頸抹片只有5成,使得婦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醫師表示,婦癌防治仍有改進空間。

婦癌篩檢率偏低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癌症希望協會和寶僑家品昨日舉辦「六分鐘護一生.三點不漏」婦癌防治記者會,呼籲全國婦女定期做婦癌篩檢,落實「三點不漏」的原則。

根據國健局2007年統計,台灣當年乳癌新增個案為7502人、子宮頸癌新增個案1749人。國內乳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高於日、韓;子宮頸癌的死亡率高於日、韓與新加坡。

百歲人瑞王奶奶在97歲高齡摸到胸部硬塊,是乳癌第二期,以手術切除左乳後,現正接受藥物治療中,家人也落實定期檢查;年僅26歲的楊小姐,懷孕6個月時乳頭有不明分泌物,卻等摸到硬塊時才就醫,先開刀切除病灶,等孩子出生後才開始化療。

唐小姐因工作忙碌,無暇做抹片檢查,去年異常出血,卻延誤半年後才就醫檢查,證實為子宮頸癌,卵巢、子宮、鼠蹊淋巴全數切除;37歲的黃小姐在懷第一胎時順便做抹片檢查,幸運發現子宮頸癌一期,切除子宮頸、保留子宮,生下第一胎後還生了第二胎。

免費乳房篩檢率不到3成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外科教授張金堅表示,婦女接受免費乳房篩檢率過低,只有17%45到69歲婦女曾篩檢,乳癌好發高峰期的50到64歲婦女,也只有22%到31%曾做檢查。最新研究顯示,光靠乳房觸診不足以早期發現乳癌,50到64歲女性應每年進行乳房攝影檢測,高風險者更應提早到40歲。高危險群婦女在隆乳前要三思,無論是裝置鹽水袋或果凍矽膠,都會影響乳癌篩檢。

子宮頸抹片篩檢僅5成

癌症希望協會學術委員、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廷彰表示,子宮頸抹片篩檢自民國89年起就停留在5成,篩檢率停滯不前是子宮頸癌防治最大困境,目前確診個案中,高達31%從未做過抹片。 婦女只要定期做抹片檢查,早期發現與治療,子宮頸癌早期治癒率可達100%。建議30歲以上婦女,每3年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此外,接受免疫抑制療法的患者、HIV感染者、曾有高風險HPV感染者,則應每年做一次抹片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