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我研發「人工血管接環」取得FDA驗證

2009/01/16 06:00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研發出「人工血管接環」,主動脈剝離手術不需再用針線縫合,這也是台灣第一件由國人自行研發,並取得FDA通過上市的植入性心血管醫療器材。
(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針對傳統主動脈剝離手術易發生針線縫合人工血管與主動脈時,組織撕裂,使手術失敗的風險,因此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研發出「人工血管接環」,先用「人工血管接環」固定柔軟的人工血管兩端,再套入主動脈,從主動脈外面用綁帶將人工血管固定在主動脈內,不需要用針線來縫合。

振興醫院近一年來已用此發明替19位病患完成手術;這也是台灣第一件由國人自行研發,並取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通過上市的植入性心血管醫療器材,不僅大幅提升主動脈剝離患者的生存機會,也為心臟外科醫師提供更便捷的手術方式。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表示,主動脈剝離常發生在急遽降溫的季節,由於血壓不預警升高,導致血管內膜破裂,一旦發生主動脈剝離,多數病患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近年即使在醫學進步的狀況下,主動脈剝離手術死亡率仍高達30%,可說是心臟外科醫師的最大夢魘。

魏崢指出,傳統主動脈剝離手術主要以針線縫合的方式,將人工血管與主動脈縫合,但主動脈剝離後的組織已變得非常脆弱,使用針線縫合時極易造成組織撕裂,縫合處易不斷出血,導致病患無法止血而死於手術檯上。另外,縫合要花很長的時間,而在循環暫時停止的狀態下,每分每秒都可能造成身體,尤其是腦部的傷害。

振興心臟醫學中心研發的「人工血管接環」,不僅主動脈剝離手術不需用針線縫合,且提供了較大的接觸表面,使組織受力較縫線更為平均,不易撕裂。由於手術時間短,19名病患中,有17人在手術當天拔除氣管插管,並脫離呼吸器,術後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接合處都沒有發生脫落或假性動脈瘤的情形。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