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昆蟲叮咬過敏 可能致命

2008/12/17 06:00

文/張棋楨

台灣每天都有虎頭蜂傷人的事件發生,輕則出現紅腫的小包,嚴重時,可造成致命的過敏反應,引起休克死亡。根據國外知名過敏期刊報告,每一年約有幾百萬名美國人被昆蟲叮咬,其中約有1%至5%會產生過敏反應;每年約有50到100人死於被昆蟲叮咬後的過敏性休克。

在各種昆蟲中,以膜翅目昆蟲包括:虎頭蜂、大黃蜂、黃蜂、蜜蜂、土蜂和火蟻等,最常引起叮咬後的過敏反應。

◎被昆蟲叮咬後,症狀可分為:

●局部反應:皮膚出現局部紅、腫、熱、痛或輕度搔癢,繼而有蕁麻疹、水泡、潰瘍等現象。

●毒性症狀:一般超過10隻以上昆蟲的叮咬比較會產生毒性症狀,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吞嚥困難、抽搐、神智不清等神經症狀,以及發燒、全身水腫、血壓下降、休克等症狀。

●過敏反應:只要一隻叮咬,不管大蜂、小蜂、火蟻,都可能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一般有過敏體質的人,較容易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

主要症狀包括:乾咳、喉嚨或胸部有緊縮感、眼皮浮腫、發癢、全身蕁麻疹、呼吸困難、臉色發白或發青、有快死掉的感覺、血壓下降、昏迷等。經常在昆蟲叮咬後2至3分鐘就產生,屬於立即型的過敏反應。若先前有被昆蟲叮咬的紀錄,下次如再被叮咬,有35%至60%的機會,會造成過敏性休克。

●延遲性過敏反應:一般叮咬後10至14天產生,主要症狀包括發燒、淋巴結腫大、關節痛、皮膚起疹、頭痛及全身無力。

◎昆蟲過敏反應的治療:

●將傷及部位放低。

●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地刮除刺及毒液囊。

●傷口及腫脹部位可予冷敷。

●如呼吸困難,給氧氣,必要時,給予人工呼吸。

●如過敏嚴重或發生休克,應注射腎上腺素,保持身體溫暖,立即送醫。

所謂「預防重於治療」,外出若發現蜂巢或蟻穴請不要靠近,可通知有關單位處理。同時,不要穿印有鮮豔圖案的衣服、不塗抹香水,這些都是減少昆蟲叮咬的不二法門。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署立雙和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