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聽不見or沒有聽進去?認識聽知覺處理異常

2008/09/29 06:00

文/鄒佳和

許多人常將注意力不集中與聽覺處理異常混淆,「為什麼你上課老是心不在焉呢?」「我不知道啊!只是覺得聲音很吵,都不知道老師在說些什麼,每次我一回答,同學都會笑我,可是我都有認真的回答老師啊!」這樣的答話常出現在你和你的孩子身上嗎?不是過動兒,也不像是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就是看起來不專心,上課老是做白日夢呢?

影響孩子早期學業表現,除了視覺的輸入之外,就屬聽覺的輸入最為重要了。有些孩子,在你口頭上告訴他們要去做什麼,要怎麼去做時,就是沒辦法做好,有時還會誇張的做了完全不相干的事,但只要你示範一次給他看,他就了解你的意思了。這樣的問題,其實可能就出現在孩子的聽知覺表現上。

有別於聽覺,聽知覺所指的是聽覺刺激傳遞到大腦,做出系統性的處理與解釋。所謂的「中樞聽覺處理異常(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s)」,就是指這一類的問題。

聽知覺的能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直佔有絕大的角色,讓我們可以了解聲音是從哪裡來(位置區辨),是什麼聲音(聽覺區辨),這聲音有什麼特性(聽覺模式認知);如果要認一個人特別的腳步聲,也可從時間相關的聽覺區辨著手,如在許許多多聲音當中,專注在一種聲音的能力(有競爭的聽覺刺激環境)。

剛入小學的孩子,有許多可能會被人突然發現是聽覺有問題或是上課都聽不懂在發呆。其實這問題可能一直都存在,只是剛進入學齡的孩子,需要較多時間在教室裡學習,視覺線索較好的,多多少少可以彌補這樣能力的不足,但是一旦倚重聽覺為主的學習時,少了動作示範,孩子可能就會困惑了。

◎學齡中有聽知覺處理不良的孩子,常出現的幾個特徵如下:

●在教室中因為聽不懂而常做白日夢。

●在稍吵鬧的環境中聽覺表現明顯較差。

●在遵守及理解老師口語的指令上有困難。

●容易受挫。

●在談話中,容易轉折到不相干的話題。

因為聽知覺處理不良的問題是容易被忽略的,使得孩子在學業上、人際互動、身心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如果能早期發現問題,讓孩子接受適當的幫助和療育,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是有莫大幫助的。

(作者為台北市大安區永誠復健診所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