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陪他好好走完最後一段 安寧療護的真諦

2008/04/06 06:00

文/陳進明

王伯伯中風10年,也臥床10年。5年前,他因為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無法脫離呼吸器,在醫師的建議下,做了氣切管。這些年來,王伯伯數次進出醫院,甚至也在醫院裏過年。

最後醫師建議王伯伯入住護理之家,在入住之前,王伯伯特別交代子女,他要安詳、自然地離去。最後不敵病魔的摧殘而辭世。在離去之前,家屬簽署了不給予心肺復甦術、不給予電擊等侵襲性的治療。

安寧療護,目前逐漸地為國人所接受,但在重症的病患,仍然有人停留在認、憤怒、怨天尤人等情緒之中,無法自拔,這是憂傷反應,是自然的。但卻忽略了病患的心理,他的想法、他的感受。

「陪他好好的走一段」,幫助他完成未了的心願,因為再多的不捨,終歸要結束。

不要像一位醫界的耆老所說,病人常常已經知道自己的病情,只是不知道自己的病名,對於所剩的日子多少,自己也有個底,但家屬不忍他受到心理創傷,隱瞞病情,病人不忍家屬知道他已經知道病情,而無法接受、面對,甚至會要求醫師不要告訴其他家屬,他已知道病情的事情。

這樣無法好好去談談以往的心事,無法計畫在僅有的日子過患者想要過的日子。

我們都希望家人健康、長命百歲,但人總有意外,若有時需要心靈的支持,不要自私的以自己的觀點來看。當然最好是在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前,就討論這樣的問題。

生死是大事,決定生死不是我們的權限,但死前的心願完成,生活過程則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作者為林口長庚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