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求藥籤治病、自己亂投藥 引發中毒

2008/01/22 06:00

文/劉志達

病例一:陳先生,患有糖尿病合併輕度腎臟病,因到廟宇擲筊求藥籤,吃了一帖藥方後,中毒送醫,並導致尿毒症,差點丟了性命,經緊急透析治療,病情回穩,但仍須接受常規血液透析治療。

病例二:林先生,52歲,患糖尿病已8年,因血糖控制不好,腎臟功能逐漸惡化,演變為慢性腎衰竭。醫師建議採用低蛋白飲食及藥物治療,若仍繼續惡化,可能需要接受透析治療。

病人拒絕這些建議,反而想試試報紙廣告上號稱「專治糖尿病和蛋白尿的特效藥」,於是花了3000元買了一帖藥,服用後隔天覺得全身無力、舌頭麻木、胸口悶、心跳變慢。

他被送到急診處時,血液檢查發現,血鉀濃度高達8.5meq/L,心電圖呈現異常現象,情況相當危急,經緊急透析治療才救回一命。

台灣至今仍有民眾到寺廟請神佛開立藥籤治病,或是聽信誇大不實的藥物廣告,但是這些藥方存有相當大的安全顧慮,有些甚至含有劇毒。

在腎臟內科門診,病人常問腎衰竭有藥醫嗎?還是只能等到變成洗腎?其實和糖尿病一樣,目前慢性腎衰竭無法完全治癒,但可以積極控制,控制惡化的速度,並治療其併發症,或許在有生之年,並不需要洗腎。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淨化血液,當慢性腎衰竭時,腎功能無法恢復到原本的效率,也就是腎臟有一部分永久受損。這一部分若是一小部分,通常不會造成尿毒的堆積,也不用擔心需要洗腎。

初期或輕微的腎衰竭並不會有症狀,大多數患者是經由體檢驗血發現肌酸酐異常;晚期腎衰竭患者因腎臟有一大部分永久受損,常因尿毒症狀而就醫,例如:食慾差、水腫、疲勞、貧血而頭昏、蒼白等,這時剩餘的腎功能往往不到15%。

在台灣,慢性腎衰竭以慢性腎絲球炎和糖尿病造成的比率最高,其他如高血壓、多囊腎、不當使用成藥、中藥、止痛藥等,都可能造成慢性腎衰竭。患者應儘早定期追蹤治療,有病一定要就醫,不要自己亂投藥,以免沒治好,反而吃出更多問題。(本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