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台13.7萬過動兒 不到2000人通報

2007/12/19 06:00

記者王昶閔、申慧媛/台北報導

醫界估計,全台灣約有13萬7000多名中、小學生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教育體系所掌握的人數低於2000人,醫師與特教學者提醒家長,及早面對疾病,讓孩子接受必要治療,才不會誤了孩子一生。

昨日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舉辦「ADHD教養風暴知多少」記者會。根據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高淑芬調查,國中、小學學生中,約有7%到8%患有ADHD,平均每班有2到4名過動兒。

高淑芬表示,ADHD可藉行為調整與藥物顯著改善,不過許多家長抗拒讓孩子吃藥,錯失治療黃金期。目前治療藥物除了傳統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外,一種「非中樞神經興奮劑」也在今年5月通過了健保給付。

身為過動兒家長的台北市議員楊實秋,昨日出面疾呼及早治療的重要性,他在孩子6歲時,接受了這個事實,積極接受治療後,如今孩子從拒學到很愛上學。

楊實秋說,就好比近視需要戴眼鏡矯正視力,過動症也需要服藥矯正注意力,才能讓孩子順利的學習與成長,否則「過動是中輟生的上游,中輟又是犯罪的源頭」。

楊實秋表示,最近北市某知名醫院醫師向他與病友團體求助,希望讓明年2月即將當兵的兒子免除兵役,因為兒子有嚴重過動症,卻從未治療,暴力傾向強烈,會對父母拳腳相向,若去當兵「不是被人打死,就是打死人」。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主任孟瑛如指出,教育體系掌握的ADHD嚴重偏低,主要是家長不願通報,因為擔心孩子被通報為「嚴重情緒障礙」後,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遭嚴重污名化的疾病歸在一類,會被標籤化。她希望教育體系改善此缺失,也鼓勵家長們走出來,才能爭取到必要的資源與協助。

教育部特教小組執行秘書羅清水強調,為避免過動兒被與其他情緒障礙混為一談,教育部已要求鑑輔會在鑑定說明中,清楚列出為「注意力不集中等過動情況」。同時教育部也在著手修改特教法,將容易被解讀為負面意思的「嚴重情緒障礙」類別名稱改為「情緒障礙」,以導正社會視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