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社交恐懼症 人多就緊張 遇大場面就怕

2007/12/13 06:00

文/楊聰財

小明代表全班參加校內演講比賽,經過多日反覆的練習與不斷改進,期待自己在比賽中能奪得好名次。可是比賽當天,他一站上演講台時,卻因緊張過度,把早已熟練的講稿幾乎給忘卻殆盡,腦袋裡是一片空白,讓他當場羞愧得抬不起頭。

從此以後,只要是必須上台自我介紹或演講時,小明都會臉紅、發抖,並推託逃避,不敢在大眾面前侃侃而談,甚至將與陌生人交談視為畏途,父母發現異狀,帶他前來就診,經診斷發現小明罹患了「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是一種屬於常見泛焦慮症的精神疾病,且經常因不易察覺而被忽視。

因為它常會伴隨著各種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症、慮病症、憂鬱症,或酒精、藥品濫用等。依據醫學統計,約有33至58%的病患會伴隨重度憂鬱症,約有27至31%的病患會伴隨焦慮疾患,約有24至25%的病患會伴隨著酒精、藥品濫用的問題,因此必須經由專業診斷找到主要成因,才能對症治療。

社交恐懼症是相當普遍的泛焦慮症疾病,病患往往在面對特定情境時,出現心理異常恐懼與反感的狀況,這種焦慮感伴隨著以下至少3項症狀:

●蓄意躲避眾人焦點目光,害怕出糗及尷尬,深感自卑。

●在群眾中,不敢表達意見,只敢與熟識並親近的人交談,懼怕陌生人。

●無法與人建立良好社交關係,人際溝通不良,人緣不好。

●遭遇到特定懼怕情境時,不敢面對接觸,習慣尋找身邊依賴者協助解決。

通常患有社交恐懼症的病人,一般較容易因抗拒而全身神經緊繃無法放鬆,患者因此常有逃避行為,若嚴重影響到工作或課業表現、生活品質或人際關係時,就容易導致憂鬱症,或成為酒精濫用者,或藥物濫用個案。

另外,因對關心的事物過份注重,容易因為焦慮過度,引發一些生理症狀,例如盜汗、面紅耳赤、手腳發抖、噁心、反胃及頻尿等。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依病況輕重可以分為心理治療與和藥物治療兩階段,病況較輕微者可以讓患者接受心理治療。

醫師首先要與社交恐懼症病人建立良好醫病關係,藉由諮詢過程中,分析了解病人產生社交恐懼症的主要成因,給予心理建設,加以開導,以去掉其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讓病人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及缺點。

或許患者的社交關係建立不如別人,但並非事事皆需與別人比較,多想想自己的優點,建立自立自強的自我精神意志,及自信心。

若是病情較為嚴重者,則需配合施予藥物治療,但只要及早診斷、完整治療與詳細追蹤,一般治癒率是非常高的。(本文作者為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