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淺談精神分裂症

2007/11/30 06:00

文/嚴烽彰

電影「美麗境界」是以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為主軸,讓人不禁想要了解什麼是「精神分裂症」?為何用「A Beautiful Mind」(美麗之心)當作片名?而這種病人的內心是呈現何種世界?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理學,指的是因為出現妄想或幻覺的干擾,進而影響到其認知和情緒的功能,導致對現實感的掌握能力變差的一種精神病症,這種妄想可能與被監視、被跟蹤及被陷害有關。

既然是幻覺及虛妄的想法,所以常常看到這群病人在自言自語、比手劃腳(其實是有聲音或幻影跟他們講話或互動);也可能看到有些病人神秘兮兮,到處覺得有人在跟蹤,甚至要陷害他們,而東躲西藏(其實是妄想在干擾他們)。

精神分裂症之所以常引人側目,都是由於上述妄想及幻覺的干擾,進而引發病人脫離現實的行為反應,例如有病人要跳樓自殺,不是因為憂鬱,而是因為幻聽的聲音指使他去做,或是受到被害妄想的影響覺得生不如死;或有些病人動不動就起乩,因為他們覺得被神明附身。

其實社會上,有另外一大群精神分裂症的病患,早已沒有幻覺或妄想的干擾,但因為分裂症對認知及情緒,造成空洞化的影響,使得病患變得跟失智症病人沒有兩樣,沒有表情變化,沒有很多話可以說,沒有做事的動機,這就是所謂的負面症狀,亦即精神分裂症在以前曾被稱為「早衰性痴呆症」的原因。大家會很納悶這些人都到哪裡去了?其實,很多病人長期甚至一輩子被安置在慢性精神療養院。

他們的心靈沒有所謂的醜惡或美麗,常看到的是一群心思很單純的病人,可能是受到分裂症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似乎就停在發病時的心智年齡,沒有再往前進,反而大部分是往後退。

臨床上,也曾看過病人在人生成就達高峰之時發病,這時他們得花更多時間去調適,最後得學會跟他們的幻覺人物和平共處,接受自己的病症。

嚴格來說,精神分裂症應是屬於一種腦部病變,所以很自然地出現的症狀都與心靈相關。其實目前已有很先進的藥物研發出來,一方面可以控制病情,一方面又可以延遲病人的功能退化。因此,未來精神分裂症可能只是一種類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慢性疾病,只須好好服藥控制,就能預防復發。

(本文作者為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身心內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