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火燒心 生活習慣要改變

2007/10/17 06:00

文/羅師宏

陳先生(化名)最近發現喉嚨(脖子下方)不舒服,會有噁心、灼熱感,因以往就有胃酸逆流的病史,因此他不知道自己是喉嚨有病變?或是食道有問題?因而就醫診治。

他也順便請問耳鼻喉科醫師,兩者是否相通?如果檢查食道,是否也能看得清楚喉嚨病變?而檢查食道儀器是否為胃鏡?做這些檢查需禁食嗎?

位於食道底部有一條括約肌,除了吞嚥的時候,平常這條肌肉是不開啟的。如果這條肌肉有不正常的開啟,或是無法緊密的關閉時,胃酸就會逆流至食道,甚至喉嚨,引起胸口不適,噁心、咽喉灼熱,喉嚨總是有異物感,這就是胃食道逆流症候群的表現。有些因子會促使下食道括約肌不正常的開啟,包括:高脂肪的食物、巧克力、咖啡因、酒精、抽菸、吃太飽、餐後立即躺平,使用藥物,如鎮靜劑。

另外,肥胖和懷孕期間,也都會加重胃食道逆流症候群。

患者如果求診於耳鼻喉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會安排喉內視鏡檢查,大部分的喉內視鏡檢查不需要麻醉,或僅需要少許噴灑局部麻醉藥水於喉嚨,不需要禁食。

胃食道逆流症候群的患者,在喉內視鏡檢查下,通常可以發現在食道開口處的黏膜充血發紅(見圖片箭頭處),如果患者合併有腹部不適、黑便等情形,就需求診腸胃科醫師,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胃鏡。

胃鏡檢查前,病人必須禁食6至8小時,檢查時,要先取下眼鏡及活動假牙,並放鬆衣帶。當胃鏡軟管伸達口咽部時,應聽從醫師指示,做吞嚥動作,以利插管。檢查中,保持鼻子正常呼吸,切勿憋氣,並讓口水自然流出,不要吞下,以免嗆到。

接受胃鏡檢查時,若有噁心、想吐感覺是正常現象,可深呼吸,並放鬆自我以減輕不適。

檢查後,不可馬上進食,約1小時後,先喝少量開水,確定口咽部的麻藥已消退,沒有嗆到,或者沒有出現其他不適情形時,才可以進食。

以下這些生活習慣的改變可以消除,或改善胃食道逆流症候群:

●體重過重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多餘的磅數壓迫腹腔,也就壓迫了胃,促成了胃酸逆流。

●減量的三餐,加上餐與餐之間的少量點心,可以避免吃得過量。

●若腰部的衣物太過緊密貼身,會壓迫腹腔,然後壓迫胃部,食道下括約肌,因此應該避免。

●避免刺激和一些特定的食物,例如酒精、巧克力、薄荷、咖哩、洋蔥、咖啡、尼古丁。

●飯後3到4個小時才可以上床躺平,而且儘量別躺向右側。

●升高床頭,可以讓重力幫助患者對抗逆流。

●抽菸會增加胃酸的分泌,尤其是抽菸時的吞吐動作會促進打嗝與胃酸逆流,因此要戒菸。

如果情形比較嚴重,這些做法也許只能暫時或部分緩解症狀,就需要醫師處方藥物加以治療。

(本文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