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血便! 淺談消化道出血

2007/09/30 06:00

文/溫家政

不少人在看到便中有血,總會感到擔憂。不過大部分的血便是良性疾病所引起,有少部分是惡性腫瘤所導致,因此出現血便症狀時,切勿輕忽拖延,以免延誤病情,造成遺憾。

●血便常見的原因:

根據文獻報告及臨床經驗,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外乎消化性潰瘍,出血性胃炎,食道或胃靜脈瘤出血或腫瘤;而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莫過於痔瘡、肛裂及肛門潰瘍等肛門疾病,其次是大腸憩室疾病,再其次是大腸瘜肉及惡性腫瘤。其他較少見的原因包括潰瘍性大腸炎、缺血性大腸炎、放射性大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套疊及血管畸形等。

血液中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真性紅血球多症、血友病等均可能引起胃腸之出血。

潛伏性出血屬於慢性消化道出血,每次出血量很少,但持續不斷,長期下來往往造成貧血。病人的糞便外觀有時看來正常,但透過檢查可發現潛藏血液,故不明原因的貧血,腸胃道疾病都有可能。

有些病人服食某些藥物(如鐵劑、炭劑、鉍劑或某些色素)後,解出黑色的糞便,而誤以為自己消化道出血,仍可透過糞便潛血反應分辨。可是仍須留心食物會影響檢驗結果,例如吃了豬血糕、大量紅肉、維生素C等等,會產生偽陽性結果,誤以為糞便中有血。有些蔬果含大量色素,如火龍果,攝取過量也可能使大便顏色改變,誤認為出血。

●如何診斷?

目前醫療科技進步,內視鏡檢查(包括肛門鏡、乙狀結腸鏡、大腸鏡、胃鏡)是診斷血便最準確、快速的診斷工具。當然,內視鏡檢查的不舒服感常令病人卻步,但醫師操作技巧若純熟,可降低不舒服感。另外,腸繫膜血管攝影術、核子醫學檢查,也是醫師常用診斷血便的工具。特別是內視鏡無法觸及的部位,比如小腸出血,即可藉助這兩項診斷工具而得到正確的診斷。

●如何治療?

治療的原則,要先保持血壓、脈搏等生命徵象的穩定,包括靜脈點滴輸液及輸血等,並積極尋找出血點及進行止血的步驟,例如插鼻管沖洗、胃鏡、大腸鏡檢、血管攝影及核醫紅血球掃描等檢查。大部份的消化道出血在內科進行即可處理止血,但是仍有極少數的病例,需藉助外科進行手術治療。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