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雙眸亮晶晶/視神經訓練法 弱視矯正新療法

2007/08/29 06:00

文/陳柏良

弱視是造成視覺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統計,發生弱視的機率為4%至5%,引起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因屈光度數、斜視,以及遮蓋性所引起的眼疾。

與其他眼部疾病不同的是,弱視是由視力發育時,年齡較小的小朋友就開始,所以傳統治療弱視的黃金時期是在3至7歲,若是8、9歲以上的孩童治療效果十分有限。但因小朋友的表達能力有限,而導致臨床上弱視者易出現診斷延遲,而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一般治療弱視的方式為配戴眼鏡,或使用貼布遮眼,或畫圖訓練(CAM)等,但小朋友常因配戴眼鏡,或使用遮眼貼布,導致與同儕之間有外觀差異,或因反覆執行同一動作而覺得無聊,導致配合度不高,因而未達成理想的治療效果。

目前醫界已可利用電腦輔助的視神經訓練法(Neuro-vision),針對6至55歲病患設計,量身訂做一套訓練方式,每個病人經由基本的視力檢查,然後將資料輸入電腦,再由電腦演算後,利用一連串活潑生動的對比影像,訓練大腦的視神經元,藉由不斷與電腦互動過程中,改善視神經對影像成形的處理過程,結果發現不但能提升視力,進而可加強眼睛看東西的清晰度,解析度更佳。

據三總臨床人體試驗顯示,平均弱視病患視力約可進步視力表4行以上,且90%的病人視力可達1.0的水準,而訓練後,病人對於日常生活功能,如立體視覺、夜間視力皆可提昇不少。

另外,對於低度近視患者(200度之內),此訓練也可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95%患者裸視視力(不戴眼鏡)皆可達到1.0的水準,對於平常生活功能相對也提昇不少。

此訓練課程為期約20至30次電腦互動課程,每週3次、每次約30至40分鐘,每次訓練完後,電腦會判讀訓練結果,並回傳至資料中心由醫師、技術人員加以分析,而安排下一次的訓練課程。所以每位患者的訓練時間會因各自眼生理反應而不同,以確保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小兒眼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