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口腔癌 紅唇族夢魘 口愛病友 現身說法

2007/07/24 06:00

記者胡清暉、實習記者陳安琪/台北報導

「嚼檳榔嚼到下巴都被切掉了,人生若能重來一次,絕對不再嚼檳榔」,45歲的卡車司機黃清潭,菸酒不忌,長途開車又習慣嚼檳榔提神,2年前罹患口腔癌開刀,術後半年又忍不住偷偷抽菸、嚼檳榔,導致復發,緊急切除下巴才保住一命,現在只能靠喝流質食物維生。

口腔癌占國人十大癌症第四位,每年約有2000到4000名新增病例,患者年齡層也有下降趨勢,臨床上已出現20多歲的口腔癌患者。

曾治療上千名口腔癌患者的台大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郭英雄,最近整理了40位抗癌成功勇士的心路歷程,集結成「抗癌心聲」一書,並宣布在台大醫院成立口腔癌病友聯誼會「口愛病友會」。

郭英雄強調,民眾若同時抽菸、飲酒、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高達正常人的123倍,不可不注意。郭英雄表示,他曾治療過一家大小都愛嚼檳榔的口腔癌家族,此外,常嚼檳榔的司機、泥水工也較容易得口腔癌,也有包檳榔為生的50、60歲歐巴桑,長期一邊包檳榔,一邊試吃口味,結果也得了口腔癌。

今年50多歲的陳昭楠,嚼檳榔超過30年,兩年前口腔癌病發後,連續進行3次手術,治療過程中一度想自殺,而且「為了活命,根本顧不了手術後會影響外觀」,現在必須用硬物才能扳開牙齒,每天活在是否會復發的陰影之中。

另外,臨床上也曾發生假牙沒製好,造成口腔破皮、長息肉,患者竟求助偏方延誤就醫,最後動手術切掉左半邊臉,仍因癌細胞擴散至肺部,不幸過世。

郭英雄提醒,如果口腔黏膜或是舌頭上出現不名的腫塊,且連續兩周都沒有消退,就應該提高警覺,立即前往醫院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