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手搖飲、速食不忌口 小四生罹脂肪肝炎

2019/11/06 05:30

▲台中一名小四男童超音波檢查,發現腎臟正常,肝臟則因脂肪堆積,密度增加,顏色看起來比較白。 (記者陳建志翻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醫師提醒,肥胖是脂肪肝最大危險因子,建議小朋友少喝含糖飲料。圖為情境照。 (記者陳建志攝)

台中一名小四的王小弟,從小長得又高又胖,且喜歡喝飲料、吃速食,體重一直在同齡孩子的95%以上,日前校內健康檢查,發現肝指數(GPT)高出正常值好幾倍,家長帶到醫院經抽血、超音波檢查,發現小小年紀就罹患脂肪肝炎,所幸透過減少糖飲、控制體重和運動後,有效改善肝臟發炎,肝指數也恢復正常,讓他恢復健康、重拾自信。

肝指數超標達185

亞大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陳德慶表示,王小弟身高160公分,體重卻75公斤,高壯體格讓父母引以為傲,還認為「現在胖一點沒關係,以後長高就會瘦下來」,小男童不忌口,平時更是手搖飲、速食來者不拒,但日前學校健康檢查結果出爐,肝指數(GPT)高達185,比正常值多好幾倍,才讓父母驚覺大事不妙。

男童接受超音波檢查,確診罹患脂肪肝炎,此病症是脂肪堆積在肝臟所引起,可分酒精性與非酒精性,後者主要為攝入過多熱量所致,熱量轉換成脂肪堆積在肝臟,就會引起肝臟發炎破壞肝細胞,造成肝指數升高。

陳德慶表示,雖然瘦子也會罹患脂肪肝,但肥胖是脂肪肝最大危險因子,目前無藥物可治療脂肪肝,但透過控制體重,是能改善脂肪肝炎,北美小兒消化醫學會並建議9歲以上體重過重的兒童,應定期接受脂肪肝篩檢。

控制體重可改善

陳德慶並說,不少家長以為少吃油膩食物就能減少體內脂肪,但其實只要體內有過多熱量就會轉換成脂肪,因此就算少吃油膩食物,但總熱量沒減少,還是無法改善脂肪肝問題,其中手搖飲料因大部分是果糖,比起砂糖和葡萄糖等糖類更容易造成脂肪肝,是首先要戒的東西。

陳德慶提醒,脂肪肝平時不會有症狀,通常健康檢查才發現,有些人認為不會造成身體不適而置之不理,但其實長期肝臟發炎,會步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建議多吃天然食物,減少高油高糖食物,並養成每週運動150到300分鐘的生活習慣,能有效控制體重,降低脂肪肝的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