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保持愉快心情 洗腎歲月也能彩色

2019/07/05 05:30

▲鼓勵加上正向思考,腎友也能擁有快樂人生。 (照片提供/張立群)

文/張立群

86歲的劉阿嬤剛來診所時,經常抱怨身體的病痛,我們除了開藥外,也常和阿嬤話家常,讚美她很漂亮,阿嬤雖沒說什麼,一天頂著時髦的捲髮來洗腎,引來洗腎室一陣騷動,紛紛讚美阿嬤的新髮型,阿嬤的病痛也不藥而癒。

72歲的周先生因為心肌梗塞併發急性腎衰竭而洗腎,來診所後,隨著病情好轉,小便量增加至每日2000-3000CC,我們順勢減少洗腎的次數,甚至要周先生做好不用洗腎的準備。見到周先生的表情從剛來時的愁雲慘霧變成充滿感謝的喜悅,醫護人員也替他高興。

由以上兩個個案,我們心中不禁有個疑問:「究竟洗腎的人,可以重拾以往快樂的心境嗎?」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若以100分為滿分,洗腎患者認為自己的快樂程度為56分,而健康的人則認為洗腎患者的快樂程度為39分;不管是洗腎患者或健康的人都認為自己在健康時會比生病時更加快樂。雖然洗腎患者承認他們的身體狀況比較差,但研究指出,根據自評結果,他們和健康的人差不多快樂,換言之,他們已適應洗腎帶來生活上的改變。

另一方面,健康的人認為如果自己要洗腎的話,心情應該會非常低落,進而認為洗腎患者並不快樂,這種錯誤認知可能來自於健康人常放大自己的負面經驗,推斷洗腎患者想當然一直處於負面情緒中,而低估了洗腎患者的逆境適應能力。

而洗腎患者本身也常較沒有自信,無法或沒能讓健康人了解到自己其實已經適應洗腎生活,包括在心境的調適方面。

病痛雖然會折損人的快樂程度,但心理的韌性可以協助人們減輕疾病帶來的負面影響,提供重拾快樂能力。我們不該忽略洗腎患者的心理適應能力,鼓勵是開啟正向力量的鑰匙,這在洗腎患者也同樣適用,透過引導及鼓勵正向思考,讓洗腎患者在逆境中從容自處,活出自信、精彩的人生。

(作者為新北市三峽安旭診所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