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個人骨密基準點 把關「骨鬆」利器

2018/06/09 06:00

▲建立個人骨密基準點有利比較骨密度變化。(照片提供/蔣岳夆)

文/蔣岳夆

▲骨密超音波是大量篩檢的方法之一。(照片提供/蔣岳夆)

一般人以為會出現骨質疏鬆問題,是因為年紀大了,人變老了,骨質才會流失,但現代人生活型態較少活動,進入更年期年齡也提早,都會加速骨質流失,防治骨鬆的概念應從年輕族群開始建立。

目前最客觀的評估骨質疏鬆檢查為「骨質密度(骨密)檢查」。這是量測人體骨骼單位體積裡的海綿骨密度。人體骨骼結構中,骨頭外層的皮質骨比較硬,內層吸收與分散能量的海綿骨比較軟,像蜂窩狀的組織,本身的彈性可以吸收傳遞能量,因此能減輕整個人體結構的重量。

骨密檢查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常在鄉里健檢時可見以超音波量測腳跟的方式,透過超音波反射回來的量推測骨密度,選腳跟測試骨密度,就是因為這個地方皮膚很薄,但這種超音波檢查時可能因病人皮下脂肪厚度不同而有很大誤差,只能視為篩檢,一旦檢測到異常,仍應到醫院進一步做精確檢查。

目前醫療機構使用的檢查機器,是以海綿骨對雙能量的X光吸收程度來量測海綿骨單位密度,並與台灣地區25歲同性別年輕人的平均骨密度的分布曲線來作比較。看受檢者的海綿骨密度,落在調查曲線的哪個區塊?差幾個標準差?在一個標準差內的屬正常,-2.5個標準差以上,就是骨質疏鬆,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94年訂出來全球通用的標準定義。

2-3年檢查一次建檔 供醫師參考

即使是骨質密度很差的人,在還沒有真正骨折前幾乎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甚至外表也可能十分挺拔。醫師在判讀腰痠背痛是不是骨鬆症狀時,如果沒有新、舊報告作對照,就無法看出趨勢是在流失中,還是改善中。建議有家族史,並關心骨質變化的民眾,即使在沒有任何症狀之初,也可以做骨密檢查建立個人的骨質密度基準點,並透過每2至3年一次的檢查變化,供醫師作參考。

骨質密度的變化非常緩慢,除補充鈣質與維他命D外,日常生活力行曬太陽、負重型運動,也可以逐步加強骨密度。

活性的維他命D3是骨骼合成時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本身有充分的鈣質補充,再搭配活性的維他命D3,再加上適當的刺激,讓骨骼得到「要補強」的訊號,身體就會利用這兩者產生新骨組織。

再來是生活型態,不當的飲食習慣,如酒精、咖啡、兒茶酚胺這些成份攝取量太多,都會加速骨質流失。另外,久坐辦公室,沒有定時起來活動身體,也容易發生骨鬆,甚至骨折。

一旦骨折,一定要穿硬式、有支架的背架,才能提供輕到中度的支撐能力,否則不僅骨折不易癒合外,還可能變慢性痠痛,或是持續塌陷駝背。

(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骨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