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遊峇里島 群聚感染桿菌性痢疾

2017/09/27 06:00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瘧疾風險地圖。(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境外移入桿菌性痢疾群聚事件,為19人旅行團到印尼峇里島遊玩,疑似吃到不乾淨海鮮,造成15人出現腹瀉等症狀,已有2人確診為桿菌性痢疾,其他人檢驗中;另有1名30餘歲男性到西非布吉納法索旅遊感染瘧疾,現住院治療中。

疑吃到不乾淨海鮮 15人腹瀉

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表示,1名北部30餘歲男性於9月初赴峇里島旅遊,返國後隔天因發燒、腹瀉、噁心等症狀就醫,同團1名20餘歲女性團員也有嘔吐、腹瀉,均確診為桿菌性痢疾,其他13名有症狀的團員一併採檢送驗中。該團曾至環境不佳的餐廳食用海鮮類餐點,研判是群聚感染。

黃婉婷指出,桿菌性痢疾潛伏期為12-96小時,透過受汙染食物或飲水傳染,容易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流行,症狀包括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等。

赴西非染瘧疾 30歲男險喪命

另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南部30餘歲男性於8月下旬至9月中旬,獨自至西非布吉納法索旅遊,返國後在9月下旬出現高燒、畏寒、頭暈、嘔吐等症狀就醫,血液發現瘧原蟲而住院,入院後一度休克,所幸經治療後病情好轉,但仍住院治療中。

黃婉婷說明,瘧疾由被感染瘧原蟲的瘧蚊叮咬而感染,多數人7-30天內出現症狀,主要為發燒等,若未及時治療,嚴重者恐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與昏迷。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民眾出國應注意飲食衛生,若要前往赤道周邊的非洲、亞洲或美洲等地區,可於出國前1個月前,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感染風險,並依醫師指示服用瘧疾預防藥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