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嘔酸水、排黑便 當心是消化性潰瘍
文/劉彥均
33歲陳小姐是一名OL,平常有吃甜食、喝咖啡的習慣,也喜歡吃麻辣火鍋。最近兩週她覺得上腹部怪怪的,尤其是空腹時特別不舒服,於是她去附近的藥局買一些消炎止痛的藥吃,沒想到吃完更不舒服,大便變成像柏油狀的黑色,且味道很臭,走路會頭暈,站不太穩,於是到腸胃科門診就醫。
◎消化性潰瘍會有哪些症狀?
上腹部附近的器官有心臟、食道、胃、十二指腸、膽囊及肝臟等。上腹痛最常見的原因還是以消化性潰瘍為主。消化性潰瘍就是食道、胃、十二指腸等消化道的黏膜,受到胃液的侵蝕而受傷,通常比糜爛(俗稱為破皮)來得深一點。
患者通常會有胸口灼熱感、打嗝或是嘔酸水的症狀,出血量更多時甚至會解黑便;胃潰瘍患者吃完飯後,症狀會變得更嚴重,而十二指腸潰瘍則是空腹比較不舒服。
◎如何確認診斷?
腸胃科醫師建議陳小姐做胃鏡檢查看是否有消化性潰瘍。結果在十二指腸發現一個2公分的潰瘍,同時做了胃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結果呈現陽性,於是她接受10天的殺菌治療,之後追蹤「碳13吹氣試驗」顯示是陰性。
◎哪些人容易有消化性潰瘍?
最常見消化性潰瘍的原因為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其次則是使用抗發炎性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及壓力性潰瘍,另外有一些抗凝血劑(俗稱「通血路」的藥物,像是伯基、保栓通、可邁丁等)容易造成潰瘍,罹患慢性疾病(像是慢性腎病、肺病、肝病等)也較容易產生消化性潰瘍。
◎我的胃裡有細菌該怎麼辦?
如果經胃鏡檢查發現有消化道潰瘍合併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健保有給付殺菌治療,會使用兩種抗生素加上抗潰瘍藥物治療7-14天,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有排便次數變多、口腔藥味殘留、噁心、胃口變差或者皮膚過敏等副作用。(作者為二林基督教醫院 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