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預防癌症惡病質 時時檢測4指標

2016/08/17 06:00

▲癌友「鄒大哥」透過適時補充營養品與規律運動後,現在體重已回復到71公斤。(記者林彥彤攝)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

癌症病人常因病而胃口不佳,或是擔心吃太過營養會讓癌細胞變得更強壯,結果卻造成營養失衡。昨天醫師與營養師提醒癌友要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提早在「癌症惡病質」現象出現前,尋求專業協助。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指出,癌症治療的效果與病患的營養狀況息息相關;在治療的過程中,很多病友會因為食慾的改變、活動力減少或罹病後憂鬱等因素,而造成營養攝取不夠,體重明顯減少,進而產生「癌症惡病質」。

王輝明說,檢測「癌症惡病質」的四大指標有:「體重減輕」(一個月的體重減輕5%或突然減輕10%)、「BMI低於20」、「抽血檢驗發現,血液中的白蛋白濃度少於3」和「外觀明顯改變」(例如:肌肉凹陷、貧血等)。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蔡玲貞表示,若符合前述多項,就是「惡病質」,必須使用靜脈注射營養、或是以鼻胃管方式強迫補充營養;如果僅出現前述指標中的一到二項症狀,適時補充癌症營養補充品並搭配適合的飲食就可以調整。

49歲的癌友「鄒大哥」5年前確診罹患大腸癌第二期,他馬上決定接受手術,術後半年內體重掉了10公斤,直到有一天他照鏡子,赫然發現自己竟瘦到可見肋骨,他才意識到營養不足,請教醫師後,開始補充含有低糖、高蛋白與優脂的營養品並規律運動,現在體重已回復到71公斤。

蔡玲貞提醒,若病友都沒有出現任何一項惡病質指標,正常飲食即可,但若有「惡病質」情形,就需與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後再決定如何改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