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下一波疫情警鐘已響起? 醫:台灣應注意3件事

2022/07/18 16:16

醫師強調,BA.5變異株盛行後將出現更多「重複感染」的確診者,尤其高風險族群再感染症狀恐更嚴重,因此建議長者快打疫苗保護自我。(資料照,記者塗建榮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變異株BA.5來勢洶洶,就連本土日前出現首例社區感染個案,讓民眾擔憂新一波疫情恐又爆發。對此,醫師整理出3件需注意事項,並強調,BA.5變異株盛行後將出現更多「重複感染」的確診者,尤其高風險族群再感染症狀恐更嚴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粉專「姜冠宇醫師 Pro'spect」發文指出,BA.5在美國成為主要流行株,日本韓國也有此趨勢,已經在亞洲打敲門鐘了;印度等地則有BA.2.75開始異軍突起。

美國定序變異株分布。(圖取自姜冠宇粉專)

剛燒退的台灣要準備哪些事項呢?姜冠宇根據Your Local Epidemologist摘錄連續三篇的整理:

1、重複感染在下一波預期更多案例,要有心理準備。

2、服用抗病毒藥物仍有可能反彈復陽,仍需要採取措施。

3、BA.2.75要注意,它有可能是伏筆。

Omicron再感染多久之後會再發生?

姜冠宇表示,再感染最快的紀錄,是第一次感染20天後;從BA.1之後就要再感染BA.1就可以做得到,中位數是26天,甚至比BA.1再感染BA.2的中位數36天更短。他表示,丹麥一篇再感染研究,都是抓60天內,180萬人中有1739人再感染,雖然比例不高,但是由此可見,再感染不一定需要不同序列。

姜冠宇說,比較兩者再感染的PCR,CT值則沒有太大差異(中位數都是26以上,不算是太高的病毒濃度),但是未來是否有所謂的「再感染節奏」?(每隔多久再感染一次)。這些預測受制於時間、病毒變異,和是否要繼續推出加強針。

再感染症狀會比較嚴重嗎?

姜冠宇指出,說法有分歧。有很多早期研究都認為症狀不會變嚴重,但是要注意那是Delta之前,在Omicron之後諸多風向仍未明,包含後遺症。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預印本研究顯示二次再感染較為嚴重,有可能是這些族群原本就比較脆弱,未必適合所有族群,尤其是有接種疫苗的族群。

姜冠宇解釋,據華盛頓大學退伍軍人研究顯示,研究中平均62歲,25%是吸菸者,80至90%未接種,30至40%患有糖尿病,19至26%患有心臟病。對於高風險族群,再感染的整體相對風險是確實較高,當BA.4/5正在病例激增時,就應該要當心。因此這也是為何建議長者打追加第四劑的原因。

治療後仍有症狀 需做快篩測試並採取措施

姜冠宇提到,美國當初發現2%患者在服用Paxlovid之後,約在治療後第10至14天會復陽。這與Omicron開始有Q189K的蛋白序列變異逃避藥物結合點。如果是這個原因,再次服用相同藥物可能就未必有效益,在Paxlovid之後測試為陰性,如果快篩檢驗量能足夠,應有繼續測試的SOP。「如果服用藥物的您再次轉為陽性,請假設您再次具有傳染性,要對自己採隔離取措施直到您轉為陰性」。

G446S變異是次世代疫苗潛在痛點

姜冠宇表示,BA.2.75於5月底首次在印度被發現後,迅速占據主導地位。且雖然印度的測試數據其實還不夠大量,但BA.2.75似乎勝過BA.5和BA.2,這意味著它有可能引起一波浪潮。此外,與BA.2相比,BA.2.75在刺突蛋白上攜帶了8個額外的突變。有兩個突變特別值得關注:G446S和R493Q。G446S是最有效的抗體逃逸位點之一。

醫師表示,BA.2.75於5月底首次在印度被發現後,迅速占據主導地位。(圖取自姜冠宇粉專)

姜冠宇說,這會是著重在F486和L452的次世代疫苗的潛在威脅,但是現階段瘋狂追逐子變體變異未必是有效益的,因為變太快。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自最低可及成本下追求最大保護,這才是次世代疫苗的切入點。

姜冠宇強調,相信台灣至少還是可以度過寧靜的7月直到8月中,且基本上台灣已取消登機前48小時內PCR陰性證明;境外移入居家隔離也僅是3+4,外國狀況還是會反映到台灣,該做的功課做好,就可以把代價降到最低。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