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攝護腺癌》倫敦大學新法:靠血液中循環游離DNA早期偵測

2020/03/10 11:19

吳岸叡和研究團隊發現,靠血液中循環游離DNA可早期偵測攝護腺癌。(吳岸叡提供)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攝護腺癌長年佔據我國男性十大癌症前五名,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或手術後準確追蹤,存活率都很高;倫敦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發現,利用血液中循環游離DNA(cfDNA)分析能找到攝護腺早期的基因變化和特性,可以應用在偵測早期癌症發生或復發。

目前攝護腺癌篩檢和追蹤是使用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這是攝護腺組織特有的一種蛋白,但一些良性疾病包括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等都會使它數值上升,且有時數值高低不一定和癌症有關,並不是非常準確的參考依據。

倫敦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團隊透過次世代定序(NGS)的技術,在血液中發現攝護腺癌的分子特徵,檢測循環游離DNA中全基因的甲基化變異,可以用來更精準的偵測腫瘤變化。

這項研究本月發表在臨床醫學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論文第一作者、倫敦大學癌症研究院博士研究員兼任腫瘤科醫師吳岸叡說,甲基化是個很常見的基因修飾,在體內不同組織的甲基化信號都不同,這項研究的特別處在於通過交叉分析全基因甲基化信號、和攝護腺癌的基因變異。

他解釋,血液裡其實有全身的組織細胞,有一部分會來自來自癌腫瘤,因此從血液裡抓來這些細胞來檢測DNA,會比使用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異性。

吳岸叡說,研究團隊成功地找到了超過1000個攝護腺特異的甲基化變異,這些甲基化的位點將可以用來更精準的偵測腫瘤變化,包括早期診斷和手術後的持續追蹤,不過目前還要收案更多病患做臨床研究,才能有更多數據確認。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2016年台灣男性十大好發癌症中,攝護腺癌排名第五,當年有5千3百多人確診;攝護腺癌也是男性十大死亡癌症排名第七,2018年奪走1377條人命。

吳岸叡說,攝護腺癌經常轉移的部位包含脊椎或大腦,要取得轉移後癌症的檢體相當困難,如果可以透過非侵入性且無痛的血液檢測即時追蹤癌症的變化,對病患和醫師都是一大福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