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04 14:57

    健康網》孩子身高「三分靠打拚」 醫教3關鍵突破遺傳限制

    黃宜靜/核稿編輯孩子身高不只基因天注定,想長的比原本預估還高得「事在人為」!禾馨小兒遺傳內分泌醫師陳菁兒表示,孩子身高主要為70%來自爸媽的遺傳,可透過簡單公式預測孩子未來身高,不過另外的30%是靠後天打拚出來的,如營養攝取、生活習慣、荷爾蒙分泌等都能孩子突破遺傳限制,建議可配合「骨齡」評估,了解孩

  • 2025-04-08 21:10

    健康網》身高一定會「青出於藍」? 醫揭答案:仍與遺傳相關

    沈莉馨/核稿編輯相信很多家長都有「我們家小朋友以後一定會長得比我高」這種預期,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表示,這種想法就跟「我買的股票只會漲不會跌」一樣,可能有部分只是主觀上的一廂情願,據國外研究顯示,身高7-8成與父母遺傳有關,因此孩子身高「理論上」不會和爸媽遺傳差太多。

  • 2025-03-25 09:32

    健康網》孩子嗜吃甜食恐長不高 掌握4大因素突破遺傳限制

    羅碧/核稿編輯孩子嗜吃甜食,不僅容易發胖,也要小心可能長不高!初日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指出,根據《神經內分泌學》刊載的研究顯示,人體攝取糖份後,會暫時降低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濃度,持續大約2-3小時。換句話說,若孩子早餐1杯奶茶、放學再來1杯手搖飲,等於每天不斷「關閉」生長激素。

  • 2025-03-07 05:30

    不菸不酒沒嚼檳榔 也要當心口腔癌

    ●案例1:46歲女病患3年多前因為右側舌癌前來就診(圖1),接受治療後效果良好,目前沒有再出現腫瘤復發(圖2)。●案例2:50歲女性,也是右側舌癌(圖3),術後至今已有3年,療程順利(圖4)。這2位口腔癌病患都是沒有抽菸、飲酒及嚼檳榔的習慣,這在口腔癌病患族群當中並不常見,但也並非罕見的情況。

  • 2025-02-20 19:49

    5旬運將罹多囊腎 健保給付藥費助延緩洗腎

    罹患遺傳性多囊性腎臟病友,不僅面臨腎功能惡化、洗腎威脅,治療藥物若無健保給付,1年自費高達36萬元,對患者是一項沉重負擔,高雄秀傳紀念醫院成功協助該院首例患者通過多囊腎治療藥物健保給付審查,大幅減輕患者經濟負擔。50歲蘇姓貨車司機的母親罹患多囊腎且長期洗腎,去年底他的二哥也因同樣疾病至高秀就診,由於

  • 2025-02-13 15:21

    痛風根源是它!研究:基因影響遠勝飲食

    痛風的成因,過去被認為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但一項納入260萬人的大規模國際研究,卻揭示了不同的真相:「基因」才是痛風發病的主要因素。這項刊登於《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期刊的研究,顛覆了傳統認知。痛風與體內普林(purine)代謝失常息息相關。普林是DNA和RNA的重要

  • 2025-01-13 10:50

    解密天書! 50萬基因突變數據庫助攻遺傳疾病新療法

    據《生活科學》(LiveScience)網站報導,1組跨國研究團隊首度建立涵蓋50萬種基因突變的超大型資料庫,解析了這些DNA(去氧核醣核酸)序列上的微小錯誤,如何導致人體蛋白質功能異常,進而引發各種遺傳疾病。此一重大進展,為未來的精準醫療開闢了嶄新道路。此突破性研究成果已於今年1月發表於國際頂尖期

  • 2024-12-09 17:23

    家長為保險延後新生兒篩檢 男嬰出生27天猛爆罕病險喪命

    近年有些家長為購買新生兒終身醫療保險,寶寶出生後僅先接受新生兒篩檢,待1至3個月核保通過再進行更全面的自費篩檢,但這種作法險奪王小弟一條命,原本出生滿48小時就可採檢、及時發現的龐貝氏症,遲至出生後27天猛爆發病確診,錯過黃金治療期,差一點回天乏術,所幸在醫療團隊努力下,成功挽回生命。

  • 2024-10-11 20:01

    健康網》戴角膜塑型近視仍加深? 醫:遺傳及習慣是關鍵

    羅碧/核稿編輯角膜塑型片是一種非手術的近視控制方式,透過夜間配戴隱形眼鏡改變角膜形狀,使白天的視力清晰。然而,許多使用者反映,即使長期配戴,近視度數仍然逐漸加深,這引發了對角膜塑型片效果的疑問。彰化羅眼科體系溪湖睛采眼科院長蘇柏方在臉書粉專「羅眼科睛采眼科-彰化白內障視力保健專家」發文指出,生長與遺

  • 2024-09-27 05:30

    田徑教練跌倒 意外揭罹後縱韌帶骨化症

    台中市1名熊姓體育老師,9月初在訓練學校田徑隊時,不慎從階梯上滑倒,頭部撞到水溝蓋,緊急送醫,頭部撕裂傷流血進行縫合,手腳逐漸麻木,一度無法行走,經診斷罹患後縱韌帶骨化症,頸椎脊髓水腫情況在重摔後加劇,所幸治療及復健後,現在已能走路,他說:「跟學生有約定,一定要好起來,陪學生參加全運會,再破大會紀錄

  • 2024-09-26 09:55

    田徑國手教練跌倒險癱 竟是「東亞隱形殺手」!注意2狀況

    週六就是教師節,卻有一位培育國手的國中老師差點癱瘓!台中一名熊姓體育老師,九月初在訓練學校田徑隊時,不慎從階梯上滑倒,整個人往後仰頭撞到水溝蓋,緊急送醫後,頭部撕裂傷流血進行縫合,手腳逐漸感到麻木,一開始甚至無法行走,轉院到大甲李綜合醫院治療,醫師發現他罹患後縱韌帶骨化症,在重摔後讓頸椎脊髓水腫情況

  • 2024-09-21 15:52

    不是養育出問題! 研究:小孩挑食是遺傳因素造成

    家有幼童的父母在試圖說服孩子吃某種食物時,經常避免不了一把眼淚或一頓脾氣。對此,英國三所頂尖大學的共同研究發現,兒童挑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因,而不是父母的養育方式。相關研究成果19日發表在《兒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期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倫敦國王學院(K

  • 2024-09-18 05:30

    過敏性鼻炎沒治好 恐轉變為氣喘

    26歲上班族陳小姐有過敏的問題,近1個月來起床後不久即出現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症狀,曾到附近診所就醫,但症狀並未改善,夜裡更出現咳嗽、胸悶、喘鳴的呼吸聲,因而就醫。流鼻涕、打噴嚏 別當感冒輕忽經過詳細問診、理學檢查及相關檢查,確診是氣喘發作,給予口服藥物、氣喘吸入劑及鼻噴劑治療2週後,鼻子

  • 2024-09-18 05:30

    70歲女性 55%有掉髮問題

    大部分的民眾認為,男性才需要預防禿頭,但其實大約55%的女性在70歲時,會注意到自己有掉髮的問題。女人在以下情況也會掉髮,包括:懷孕、更年期、疾病、服藥以及壓力,最常見的是遺傳的女性禿頭。這種掉髮在很長時間慢慢發生。開始是頭頂的頭髮變得比較稀疏,髮線後退,或是分線變寬,接下來是髮量較少,頭髮變細、脆

  • 2024-08-25 16:30

    健康網》6大NG食物恐誘發孩子性早熟 營養師揭3招預防

    葉立斌/核稿編輯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小朋友的發育問題,像是性早熟、身高過矮、體重過重等。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造成孩子性早熟的6大NG食物,以及3個預防方法,如體重管理、地中海飲食、適量攝取水果,讓家長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健康。李婉萍也進一步分享造成孩子性早熟的5個原因,遺傳;疾病,像是腦部病變、

  • 2024-08-18 13:46

    健康網》不只久站久坐、肥胖易患靜脈曲張 醫曝這因素也入列

    沈莉馨/核稿編輯靜脈曲張是困擾不少人的問題,除了會影響美觀外,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影響走路。中醫師邱伯恩表示,除了久站久坐、長期肥胖的人容易患有靜脈曲張外,長期便秘的人亦容易有此困擾。邱伯恩在臉書專頁「中醫好邱-邱伯恩醫師」發文分享,靜脈曲張主要是因為靜脈血液回流不良所致。而靜脈曲張發生時,腿部血管會出

  • 2024-08-11 05:30

    3C族用眼過度 眼袋提早來報到

    眼袋是指眼下脂肪堆積、肌膚鬆弛下垂引起浮腫或合併淚溝凹陷所致。由於眼周組織會隨年齡老化,也有不少人是遺傳,但若加上飲食不當、用眼過度、生活壓力、睡眠不足就讓眼袋加劇,看起來好像都沒睡飽,疲倦的樣子,自然也會顯老許多。現代人重度使用3C產品用眼過度,眼袋已不限於年長者,近年來門診因眼袋求助於醫美手術的

  • 2024-08-08 18:37

    奧運拳賽性別爭議 醫:基因變異下性染色體XX有睪丸、XY有子宮

    近期巴黎奧運熱潮,但女子拳擊賽事中,我國選手林郁婷、阿爾及利亞選手克莉芙卻受到性別爭議攻擊,稱2人染色體有問題;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來醫師解釋,在基因變異下,即使是性染色體XX(通常為女性)也恐有睪丸、XY(通常為男性)恐有子宮,而睪固酮高低也不一定代表男性或使用禁藥。

  • 2024-08-01 00:02

    19歲患者腰背痛看骨科 醫查竟是少喝水又憋尿致輸尿管結石

    少喝水又憋尿容易發生輸尿管結石!年僅19歲的「小周」家裡經營自助餐便當店,他常忘記喝水及憋尿,日前因腰背痠痛看骨科,在醫師建議下,改掛泌尿科門診,果然檢出左側腎臟有一顆0.6公分的結石,右側輸尿管也有一顆0.55 公分的結石。小周接受「硬式輸尿管鏡取石手術」治療後,腰痛的情況完全好了,原來腰部出現痠

  • 2024-07-30 17:48

    罕病病友免奔波 高醫岡山醫院遺傳及罕病中心開張

    高醫岡山醫院小兒科「遺傳及罕病中心」今天揭牌開張,北高雄罕病病友將可就近治療,獲得醫學中心等級的照顧,免除南北奔波舟車勞頓就醫之苦。高醫岡山醫院遺傳及罕病中心由邱寶琴醫師領軍,邱為小兒遺傳及罕病領域權威,平日行醫親力親為照顧病童,協助病童舉辦畫展、張羅打擊樂團練習場地,提供病童及家長強大心理支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