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菸不酒沒嚼檳榔 也要當心口腔癌

2025/03/07 05:30

▲圖1:右側舌惡性腫瘤(箭頭所指處)。(照片提供/楊士維)

▲圖1:右側舌惡性腫瘤(箭頭所指處)。(照片提供/楊士維)

文/楊士維

●案例1:46歲女病患3年多前因為右側舌癌前來就診(圖1),接受治療後效果良好,目前沒有再出現腫瘤復發(圖2)。

▲圖2:舌腫瘤切除之後,傷口癒合良好,沒有復發。(照片提供/楊士維)

▲圖2:舌腫瘤切除之後,傷口癒合良好,沒有復發。(照片提供/楊士維)

●案例2:50歲女性,也是右側舌癌(圖3),術後至今已有3年,療程順利(圖4)。

▲圖3:右側舌惡性腫瘤(箭頭所指處)。(照片提供/楊士維)

▲圖3:右側舌惡性腫瘤(箭頭所指處)。(照片提供/楊士維)

▲圖4:舌腫瘤切除之後,傷口癒合良好,沒有復發。(照片提供/楊士維)

▲圖4:舌腫瘤切除之後,傷口癒合良好,沒有復發。(照片提供/楊士維)

這2位口腔癌病患都是沒有抽菸、飲酒及嚼檳榔的習慣,這在口腔癌病患族群當中並不常見,但也並非罕見的情況。

遺傳、病毒等 亦可能增風險

雖然吸菸、飲酒及嚼檳榔是口腔癌的常見致病因子,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未曾接觸這些習慣的情況下罹患口腔癌,顯示該疾病的發生機制可能涉及更為複雜的生物學因素、遺傳基因變異,使細胞在面對環境壓力或自行性突變時,導致癌變風險增加。

曾有研究指出,某些與癌症的基因遺傳變異可在無吸菸或飲酒史的口腔癌患者中發現,表明遺傳因子可能是這類患者罹癌的潛在風險來源之一。

除了遺傳因素,病毒感染亦被認為是口腔癌的另一風險因子,特別是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簡稱HPV)。在部分口腔癌患者中可檢測到人類乳突病毒的DNA。目前的研究顯示,HPV陽性的口腔癌患者預後通常較好,因其對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的反應較佳,這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理解其發病機制及最佳的預防策略。

營養缺乏與飲食習慣的不均衡亦可能增加口腔癌風險,維生素A、C、D及葉酸的缺乏,可能會影響細胞生長與DNA修復能力,提高癌變的可能性。

此外,環境與職業暴露也可能在口腔癌患者中發揮關鍵作用。研究顯示,長期接觸空氣污染、重金屬(如鎘、鉛)、木材粉塵、甲醛等化學物質,可能會刺激口腔上皮並增加DNA突變的風險,如木工、金屬加工、油漆工等,因長時間暴露於潛在致癌物質,可能使從業者的口腔癌風險高於一般人。

在臨床診斷與治療口腔癌的過程中,千萬不要以為沒有菸、酒、檳榔等習慣,就以為一定不會罹患口腔癌,對於其它相關因子亦應同時注意。

(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