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身高一定會「青出於藍」? 醫揭答案:仍與遺傳相關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我們家小朋友以後一定會長得比我高」這種預期,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表示,這種想法就跟「我買的股票只會漲不會跌」一樣,可能有部分只是主觀上的一廂情願,據國外研究顯示,身高7-8成與父母遺傳有關,因此孩子身高「理論上」不會和爸媽遺傳差太多。
陳奕成在臉書專頁「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指出,為什麼從經驗上感覺「孩子一定比父母高不少?」是源於近百年來的「世代身高上升趨勢」,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全球許多的國家因營養的改善和生活條件提升,讓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出現了逐代增加的現象。
陳奕成說,這種上升趨勢是有天花板的,如果父母也是在健康條件良好的環境中長大,最終已經達到較高的遺傳高度,他們的子女即使在相似良好環境下成長,也不一定會比自己的身高更高。
不是每一代都會越來越高
陳奕成分享以台灣的研究來看,1970年代出生的台灣子女與其父母身高相比,結果顯示子女平均比父母高約2公分(男孩高1.5–3.2公分,女孩高2.0–2.6公分)。近期一點的報告則發現,2020年的成年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比2015年分別又增加了1.2公分和0.8公分。
陳奕成表示,這種結論不只在台灣有發生,日本從1990-2010年間成年人的身高幾乎沒變,韓國從90年後期至兩千年初增長幅度也減緩,北歐國家也發現身高的增長幅度開始持平。有一些人認為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跟現代大多數人從小就是在有充足營養,和良好的健康環境下成長,所以群體的平均身高就不太可能再大幅增加。因此現在在門診反而比較常看到,小孩子最終的成人身高跟父母接近,而不一定更高。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