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02 06:31
健康網》用鰭分辨魷魚、鎖管!營養師曝「挑海鮮3訣竅」
葉立斌/核稿編輯「魷魚、透抽、烏賊、軟絲」4海鮮,看得霧煞煞?好食課營養師Christina楊婷貽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分享,鎖管及魷魚可用鰭的形狀分辨,前者為菱形,後者為三角形,且體型最大。挑選海鮮也很重要!清澈的眼睛最新鮮,混濁則不建議選購;活體可摸觸腕處,看是否具有吸力;表皮完整且有黏液,摸
-
2024-09-01 08:32
健康網》花枝、章魚差在哪? 台灣常見八腕目只有「牠」
沈莉馨/核稿編輯頭足類家族因外形長相相似且俗名眾多,往往讓人眼花撩亂,農業部漁業署在臉書發文指出,頭足類是軟體動物門中最進化的,具備相當發達的頭部,且連接著腕足,在分類上屬於頭足綱。在分類體系上,頭足綱之下又可分為鸚鵡螺目、十腕總目及八腕總目等,再往下分類有烏賊科、魷科、鎖管科及章魚科等,目前全世界
-
2024-06-22 18:26
健康網》鎖管、魷魚分不清? 農業部教辨別、挑選4撇步
沈莉馨/核稿編輯夏天正是鎖管盛產期,但你能分辨的出鎖管、軟絲、魷魚、烏賊?農業部在臉書發文指出,它們都是頭足類,遠看很相似,其實仔細一看都各具特點,像是尾端寬圓為軟絲;三角形尾鰭為魷魚;身體橢圓,兩側的鰭像裙襬一樣圍繞整身軀為烏賊;而鎖管因體型大小關係,而有不同名稱,像是體型15公分內稱小卷或小管。
-
2024-05-30 11:41
健康網》沖繩驚傳食物中毒 吃生拌鯖魚染「海獸胃線蟲」
葉立斌/核稿編輯遊日最棒的莫過於大啖海鮮,然近日日本沖繩傳出有民眾食用生魚片後,卻感染寄生蟲。報導指出這次釀禍的寄生蟲為「海線寄生蟲」,日本媒體《NHK》報導,沖繩縣醫藥生活衛生課在28日說明,有餐廳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有3名40多歲顧客食用生拌鯖魚後,其中1人有嚴重腹痛與噁心等症狀,就醫發現為安尼線
-
2022-07-12 13:17
健康網》魷魚鎖管分不出來? 吃之前先學會分辨「4種海鮮」
花枝、魷魚是國內常見海鮮食材,不過有些民眾常會把這些食材搞混,農委會對此分享鎖管、軟絲、魷魚、烏賊4種不同海鮮身型上的不同,讓民眾下次到市場採買水產時,不用再擔心認錯食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分享,鎖管、軟絲、魷魚、烏賊又稱為頭足類,因為外型長得有點相似常常被搞混,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