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兒童接觸肺結核發病風險 研究登期刊

2014/01/16 06:00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因現行的檢測方法不能精準區分肺結核的發病風險高低,以致很多家長不願讓孩子治療。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詹珮君的最新研究,確立更簡易有效的預測方法,能精準辨識一定要接受治療的孩子,成果已發表於世界頂尖的《美國呼吸及重症醫學雜誌》。

詹珮君利用我國中央傳染病線上系統資料,針對小於13歲、曾接觸肺結核病人的9,411位兒童,從2008年追蹤到2011年,歸納出這套評分方法。只要從「孩子皮膚結核菌素測試結果」、「病人痰液檢查結果」、「病人是否來自肺結核高盛行區」、「病人性別」4個項目計分,超過7分,孩子3年內的發病率是100%,6分和5分發病率分別是8%和4%,4分發病率也高達同年齡平均的200倍。

詹珮君說,打過卡介苗的孩子還是有2成沒有保護力,若主要照顧者有開放性肺結核,長時間接觸下,小孩除了要小心致死率極高的結核性腦膜炎,細菌也極可能在體內潛伏,終生任何時候只要免疫力下降,都可能發病,造成身邊人的威脅。

台灣肺結核盛行率不低,詹珮君建議,5分以上的孩子就該接受潛伏感染治療,以免日後不自覺散佈疾病,但很多家長卻以「擔心副作用」為由拒絕。其實該藥物只有千分之一的機率引發肝炎,療效卻很好,耐心服用9個月,可減少9成發病風險。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針對每個新確診肺結核病人,與其接觸時間、空間達一定強度者,都必須接受結核菌素測試,以評估治療需求。去年有2500名13歲以下兒童吃藥治療,疾管署也將開會研商應用新式評估方法的可行性。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