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眼動脈逆流 中風風險高

2013/03/22 06:00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三總研究發現,100名嚴重中風患者中,有超過一半的病患合併有「內頸動脈狹窄」及「眼動脈逆流」的問題,而在200名有內頸動脈嚴重狹窄的病患當中,有34%的患者合併有眼動脈逆流,顯示眼動脈逆流與中風的發生率有相關,可做為中風預測指標。

根據衛生署統計,腦中風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其中又以阻塞型腦中風佔了7到8成,而頭頸部動脈血管的硬化狹窄,為血管阻塞型中風的主因。

三總神經內科主任彭家勛表示,雖然眼動脈是內頸動脈的第一分支,但過去大家對眼動脈流向在中風病人身上的臨床意義並不十分清楚,三總研究團隊證明,眼動脈流向與中風的發生有關,主要是內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因腦部血液不足,血液會從眼動脈逆流到腦部補充;研究團隊同時也發現合併眼動脈逆流的中風病患,預後也較差。

一名62歲男性因反覆性頭暈、步態不穩,至三總神經內科門診求診,經頸部腦血管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內頸動脈已有高達85%的狹窄,且合併有右眼動脈逆流的現象,所幸病患在中風發生之前,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

彭家勛指出,內頸動脈狹窄者兩年內中風比率為20%到40%,若合併有眼動脈逆流則更高,但目前無法預測眼動脈逆流者日後發生腦中風機率有多高,還需要未來長期追蹤研究,但眼動脈流向可做為腦中風的重要預測指標。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及吸菸等中風危險因子的病患,可利用超音波眼動脈流向檢查,防範中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