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學研究〉腸道好菌多 實驗鼠不易變胖

2013/02/07 06:00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形成「易胖體質」的原因為何?一直是民眾關切、科學家也想解開的謎題。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潘子明領軍的研究團隊發現,萃取自人類嬰兒糞便的副乾酪乳酸桿菌(NTU101),可以讓吃高脂飲食的實驗鼠不易變胖。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蔡宗佑表示,這項實驗將同樣給予高脂肪飲食的大鼠,以8隻為單位,分成幾組,給予不同型式的補充品。

6週後發現,相較於服用普通豆乳的大鼠服用菌粉,或是服用含菌發酵豆乳的大鼠體重增加速度較慢,周邊及內臟脂肪重量也較輕。研究團隊認為,這些大鼠不易胖,可能和體內的血清瘦素增加、發酵豆乳中異黃酮濃度較高有關。

蔡宗佑解釋,肥胖的微生物理論之一認為,腸道中的優勢菌種如果不對,例如陰溝腸桿菌,會提高消化道的發炎反應,進而使脂質代謝異常、體重上升。這次實驗讓好菌成為優勢菌種,結果有效降低大鼠的體重增加速率,符合此理論的預測。

蔡宗佑建議,如果服用含有益生菌的食品,最好在飯後吃,飯後胃內酸度下降,益生菌比較容易進入腸道。此外,如果同時有服用抗生素、或吃有殺菌功能的食品,益生菌效果也會較差。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祝年豐提醒,人人都希望肥胖問題能有簡單的解決之道,不過肥胖是很多因素造成的,畢竟人類的飲食和生活,無法像實驗大鼠一樣完美地控制,想知道用於人是否一樣有效?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推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