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天天抱貓 小心感染貓癬

2012/10/01 06:00

▲感染貓癬。(照片提供/蔡逸姍)

文/蔡逸姍

小美(化名)是愛貓人士,日前撿到一隻可愛的流浪貓,於是她把貓養在家裡,每天都會抱牠。過了幾天,她發現自己的脖子上出現幾個圓形錢幣狀紅疹,直徑約數公分大,且奇癢無比!

原本她不以為意,以為那只是夏天常見的濕疹,會慢慢改善,所以只塗抹一些家庭常備用藥。但隨著時間過去,紅疹不但沒有改善,還越來越大塊,就像地圖的形狀一樣,甚至手臂也出現好幾塊類似的病灶,且越來越癢,於是她趕快到附近皮膚科門診就診。

經過皮膚科醫師檢查,原來小美得到的病名是「貓癬」。這是一種來自動物的黴菌感染,雖然主要宿主是貓咪,但也會傳染給人類,造成皮膚上圓形的病灶,就像錢幣一樣,所以也有人叫它「錢癬」。

來自動物毛皮的黴菌感染

小美覺得很奇怪,她養的小貓並沒有嚴重掉毛、圓禿的情形,所以她以為貓咪很健康,沒想到會傳染貓癬給她。事實上,有些健康的貓咪毛皮上會帶有黴菌的孢子,但不一定會產生掉毛的症狀。愛貓的主人在摟抱貓咪時,接觸這些附著在毛皮上的孢子,就有可能會產生症狀。且這些來自動物的黴菌感染,人類並非主要感染對象,所以在人類的皮膚上有時會產生強烈的反應,以致病人常會覺得奇癢無比。因為摟抱貓咪最常接觸的部位就是臉、脖子和手臂,所以人類最常被感染的部位就是這些地方。

確立診斷後,小美認真地塗抹皮膚科醫師開立的抗黴菌藥,也帶小貓去給獸醫檢查。

同時在治療擦藥過程中,即使非常癢,她也不敢亂抓,因為醫師說,這些病灶經過搔抓後,會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數星期後,這些紅色圓圈的病灶逐漸變淡,最後消失,成功地治療貓癬。若是年幼的小朋友或是擦藥反應不佳者,醫師會開立口服抗黴菌藥物。

要注意的是,得過貓癬的人還是有可能會再次感染。因為貓癬並沒有終生免疫力。如果經常感染貓癬的主人,也要注意打掃家中,必須經常消毒和曝曬貓咪接觸過的物品,以減少環境中的孢子。

其他會經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黴菌感染,常見的還有兔子和刺蝟。如果有飼養這些寵物的主人,身上出現紅色圓形斑疹,也要小心來自動物的黴菌感染,最好請皮膚科醫師確立診斷後再擦藥。(作者為台北市京硯皮膚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