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早產兒定期追蹤 不會輸在起跑點

2011/01/06 06:00

▲昨日不少早產兒家庭也出席分享養育巴掌仙子的心路歷程;最左邊是非凡的媽媽。(早產兒基金會提供)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近年醫療發達,極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存活率已經超過80%。不過,追蹤統計顯示,這些提早報到的巴掌仙子們後續常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合併症,仍需持續定期追蹤。早產兒基金會呼籲,除了懷孕時,遠離早產危險因子,一旦生下早產寶寶,切記要定期追蹤,適時尋求醫療協助。

早產兒基金會昨日舉行早產兒追蹤檢查白皮書發表會,這項由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鄒國英醫師等人於1997-2006年間,共追蹤全國8,857個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結果發現,這段期間他們的平均存活率為78.7%。其中,後5年、亦即2002-2006年的存活率已超過80%。

不過,這些存活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卻也常有呼吸窘迫症候群(80.7%)、肺支氣管發育不良(51.4%)、視網膜病變等合併症,導致他們容易發生心智、語言發展遲緩,甚至影響其日後的學習能力及行為表現。

馬偕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許瓊心指出,不到26週的早產兒更是容易產生中、重度併發症。因此照顧早產兒除了定期追蹤,更要尋求協助,配合早期療育。

其實,早產兒基金會於2006年8月起,即補助「極低體重早產兒5歲追蹤計畫」,評估重點包括注意力缺失、過動、語言及理解、視力等學習適應問題。這些學習相關的評估,就是希望能藉此協助極低體重早產兒為就學做準備。

出生體重只有980公克的早產兒非凡,在病房足足住100多天才回到家。但在父母的照顧和基金會的醫療協助和照護下。現在即將滿15歲,除了運動,還喜歡繪畫、閱讀,跟一般孩子沒兩樣。

非凡的媽媽指出,基金會提供的檢查還包括聽力、視網膜等精細檢查追蹤,這些是父母比較難發現的部分,學齡前協助語言、注意力等檢測,則能早期發現問題,不用等到上學。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李宏昌呼籲大家重視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長期追蹤檢查,以醫療團隊的努力,加上父母的照顧,讓早產兒也能有公平的起跑點。

基金會也提醒,先天有子宮閉鎖不全等婦科疾病、高齡、抽菸或者工作壓力大的婦女,早產風險相對高,更要從懷孕開始,就配合各項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