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孩子書寫能力 十歲左右就定型

2008/06/16 06:00

文/陳秋坪、王志中

從幼稚園到小學,其中一個大轉變,應該就是從隨手塗鴉到振筆疾書。有的孩子適應良好,有的人卻是面臨前所未有的挫折感,不僅書寫速度慢如牛步,還無法安步當車,寫在格子裡,甚至是四分五裂,完全看不出來是什麼字。

或許家長會覺得,一下子要寫那麼多字,表現不佳是理所當然,隨著年紀增長,就會愈寫愈快,愈寫愈漂亮,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國外研究指出,書寫能力約在二、三年級,就會停滯不前。這似乎代表,若在此之前,書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水準,往後的歲月裡,寫功課極有可能成為家長和孩子眼中,痛苦的代名詞。

荷蘭烏特列支大學特殊教育系副教授佛曼表示,書寫是由低階層的知覺動作過程,如視覺﹙抄寫﹚、聽覺﹙聽寫﹚、精細動作、視動整合﹙手眼協調﹚,和高階層認知處理,包括計畫、工作記憶、語音、拼字解碼等,互相交織而成的複雜活動。

當孩子要開始寫,必須先從記憶網絡中搜尋正確字眼,以最恰當的順序串連起來,再交由動作系統執行。這可不是單單地上對下,因為要是寫錯字,或牛頭不對馬嘴,一旦大腦偵測到,便會再下指令做修改,所以要是在低階層的知覺動作—寫,花費過多精力,像寫太慢、寫出可以辨認的字,除了思緒經常被迫中斷,還毫無效率。

舉例來說,寫作文時,若光是寫一個字就要琢磨老半天,才能寫標準、寫在格子裡,那麼靈感可能就被拋諸九霄雲外,又要從頭再來。考試時,更不用說,加上時間壓力,就算知道答案,還是得面對寫不完的窘境。

而在比較過書寫不良、和一般國小學童書寫狀況後,佛曼指出,視動整合及精細動作協調度,可視為書寫品質的決定因素,因此,若孩子的書寫能力有所落差,建議求助專業人員,例如治療師,及早評估、及早介入,才是解決問題之道。(作者分別為高雄市雙螺旋感統復健研究中心物理治療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