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精神疾病藥物 準媽媽應先與醫討論

2023/01/03 05:30

▲如果有打算備孕的婦女,平時應該多關注自己的用藥;圖為示意圖。(照片提供/蔡季芩)

文/蔡季芩

一位年約30歲的年輕女性拿著處方箋到社區藥局拿藥,交付藥品後,她隨即離去,但馬上又轉身回來詢問:「藥師,請問這個藥物可以不要吃那麼多嗎?」當下意識到病患心中應該是帶著滿滿的不安與極大的疑慮,才決定又回過頭來仔細詢問。

根據病患自述,恐慌症首次發生於某晚開車時,突然感覺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經朋友建議才看診就醫,醫師依病情診斷後開立抗憂鬱藥。病患表示,那段時間職場工作壓力比較大,有時候會恐慌加上憂鬱的心情,但近期換工作就比較改善了,家人以及朋友之間關係也都良好。深入瞭解後,病患最後才脫口而出因為懷孕5個月了,很擔心服用藥物會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此時我也愣了一下,感嘆自己不夠靈敏,隔著櫃檯未能觀察到是一位已經肚子有寶寶的準媽媽。

備孕前調適好自我身心靈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訂定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是各國診斷心理異常的準則,針對恐慌症定義,大致分為生理與心理層面,生理層面涵蓋心悸,冒冷汗,發抖,頭暈等,而心理層面則有害怕,失去現實感等。

精神疾病好發女性的生育年齡區間,因此如有長期服用相關藥品,應該在備孕前先調適好自我身心靈,並且和醫療人員討論懷孕的狀態下服用藥物是否會影響到體內的胎兒。

對於孕婦用藥安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藥物依照安全性分為A、B、C、D、X共5級,大部分的精神疾病用藥屬C級,表示在動物的研究上,胎兒會有其風險性,或動物及人體試驗皆無研究數據。因此對於整個孕期來說是否需要繼續服用精神疾病藥物,需要醫病之間良好的溝通,若媽媽停藥是否會讓精神疾病更加惡化,而做出傷害寶寶的行為呢?這時就得雙方權衡其風險及利益,而非因為懷孕用藥分級為C級或D級選擇不用藥,如此才能達到最好的共識。

(作者為社區藥局藥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