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台糖尿病患逾250萬 基金會紀錄片記錄「胰島時光」

2024/06/15 16:33

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血糖監測儀器持續變化,變得越來越方便攜帶。(記者林志怡攝)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糖尿病是國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而過去40年間,患者的檢測、治療、追蹤方式不斷改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近期首映紀錄片「胰島時光」,記錄相關演進過程。基金會執行長李弘元也指出,台灣每年仍新增超過15萬位的糖尿病患者、還有約有1成未獲得診斷,未來除預防與衛教外,也將持續爭取減少糖友的用藥限制。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指出,糖尿病的治療已經從早期單一醫師主導,發展到跨科別的整合照護,且不只在大醫院,患者在基層診所也能得到相同水準的照護,糖尿病衛教方面則將證照制度化並提供健保給付,再加上新藥、新科技的投入,得以減輕患者與照顧者負擔。

蔡世澤說,糖尿病照護過程中的演進與發展,可說是台灣慢性疾病治療演進的縮影,也是本土醫療的一大亮點,為記錄這段過程,基金會拍攝「胰島時光」紀錄片,通過採訪79位醫師、衛教師、公衛學者、學會幹部、病友、家屬等,紀錄40多年來全島代表性醫院、診所的糖尿病照護演進史。

依據衛福部國人10大死因統計,糖尿病仍名列第6位,當年度造成每10萬人口中52.7人死亡,雖其排序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但死亡人數年增率仍達到7.3%。李弘元表示,目前台灣每年仍新增15到16萬名糖尿病患者,患者總數已超過250萬,後續如何加強預防與病友照顧,仍是重要議題。

此外,李弘元提到,粗估台灣約有1至2成的糖尿病患者仍未接受診斷,但近年來40歲以下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盛行率逐年增加,基金會持續呼籲具有肥胖、家族史、高血壓等風險因子的民眾提高警覺,尤其40歲以上國人應定期追蹤、檢測血糖,未來亦希望通過推動健保制度改進,幫助患者取得需要的藥物。

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也強調,慢性疾病對全台的重要性不亞於癌症,尤其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加強糖尿病的照護,台灣已經進展到精準治療與衛教的新階段,若未來搭配精準醫學、基因醫學、大數據的運用,台灣在全世界的糖尿病領域,可以走出另一片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