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寶林茶室案》預防邦克列酸 營養師:添加檸檬汁、醋、乳酸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累計34名受害者,民眾憂心食安,深怕中招;對此,營養師張語希表示,預防邦克列酸,要注意食品保存環境及保存期限。另有研究指出,添加檸檬汁、醋或乳酸等酸類,來確保混合物呈酸性,可以減少毒素形成的機會。
為避免污名化米製品,衛福部於4月3日開專家會議,將「米酵菌酸」更名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營養師張語希在臉書「營養師 張語希」發文指出,邦克列酸屬於無色、無味的毒素,即使在高溫下,仍可能存活並保持毒性。主要由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溫度在攝氏22至33度,及增殖於中性pH值的環境中,且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
邦克列酸毒素強、症狀重
張語希提到,邦克列酸毒素很強。人體內的粒腺體有如細胞的發電廠,提供細胞運作的適當能量。它所產生的毒素,會抑制粒線體產生能量,使身體所有細胞瞬間失去能量。當身體失去能量導致所有細胞無法運作,就會讓身體耗氧量大的器官最快受到損傷。
她表示,邦克列酸中毒的潛伏期預計1~10小時。有負面影響的部位為,肝臟、腦部和腎臟。症狀包括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嚴重情況下,只要1毫克毒素,就可能致命,致死率超過40%。
張語希說,可能產生邦克列酸的食品有,米製品:河粉、腸粉、粿條、年糕、米粉;玉米製品:曾有食用玉米發酵麵條中毒案例;椰奶製品:提取椰子肉所成的副產品;蕈菇類:木耳、白木耳。如需長時間浸泡蕈菇類,請一定要放在冰箱中浸泡,以盡量減少細菌生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