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塑膠微粒入侵人體! 研究證實恐致心血管疾病

2024/03/12 17:47

塑膠污染是指環境中塑膠製品的累積,令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受到破壞,甚至對人類產生負面影響。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在當今世界,塑膠的使用無處不在,但其分解產物,包括微塑膠和納米塑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逐漸浮出水面。最近的研究發現,這些微小的塑膠顆粒不僅存在於環境中,甚至已經侵入了我們的身體,並可能對心血管健康構成威脅。

微塑膠(Microplastics)通常指直徑小於5毫米(mm)的塑膠顆粒;納米塑膠(Nanoplastics)則是更小的塑膠顆粒,其大小通常小於100納米(nm)。微塑膠此前已被發現存在於人體的血液、肺部、胎盤等多個器官和組織中,但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對人體影響的直接證據。一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首次在人體動脈阻塞斑塊中發現了微塑膠的存在,是同類研究中首次發現人體內微塑膠確實會威脅人類健康。

《路透》報導,義大利科學家對257名接受頸動脈脂肪斑塊去除手術的患者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顯示,近60%的患者斑塊中含有可檢測到的聚乙烯,而12%的患者斑塊中還含有聚氯乙烯(PVC)。這些塑膠顆粒的尺寸多在200納米以下,足以在人體器官甚至細胞內累積。

另一項研究以13名接受心臟手術的病人為對象,結果究現,58%的病人的血液中存在納米塑膠顆粒。在追蹤這些病人後,研究人員發現,有納米塑膠顆粒的病人的死亡風險、心肌梗塞風險和中風風險都比沒有納米塑膠顆粒的病人高出4.5倍。研究人員認為,納米塑膠顆粒可能會進入人體的細胞,並對細胞功能造成損害。

雖然相關研究並未考慮到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如吸菸、缺乏運動和空氣污染,但它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微塑膠和納米塑膠的存在是否與心血管急症或死亡事件之間存在直接相關性。此外,其他研究也發現,在工作中接觸塑膠污染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動物實驗也顯示納米塑膠能夠通過血液分布到全身並積聚在器官中。

這些研究結果強調了進一步研究微塑膠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迫切性。隨著塑膠產量在過去20年中的爆炸式增長,只有一小部分被回收利用,這些研究成果為全球科學家提供了研究微塑膠和納米塑膠對人體健康風險的新起點。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