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貨車司機心肌梗塞 國道強撐百里才就醫 醫搖頭︰應立停打119

2022/10/12 11:51

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邱一騏表示, 血管堵塞是長期累積,患者在發病前幾週或前幾個月,可能就有不舒服的症狀,如走路特別喘、胸口悶痛、冒冷汗,甚至上腹疼痛,因症狀常被輕忽而錯失就醫良機。(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68歲李姓貨車司機患有心血管疾病,日前送完貨從新竹返回台南時,出現胸痛不適症狀,因返家心切,吃了幾顆舌下錠即趕著上路,結果,開上國道不到10分鐘,即出現強烈胸痛、呼吸困難及暈眩等症狀,他強忍不適開了百公里,撐到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才急診就醫,經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幸急救過程順利,讓他直呼「媽祖保佑」;心臟科醫師則表示,無論是不是心肌梗塞,若出發前已有疲勞、胸悶等症狀,就不應長途開車。

10月起,台灣開始進入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邱一騏表示,李男本身就有心血管病史,當時急性心肌梗塞發作,一路從桃園撐到台中,雖幸運獲救卻是非常不恰當的方式。強調「心肌梗塞患者隨時都有昏厥的可能,萬一在國道上昏迷,就很有可能引發車禍,無論是對患者本身,還是其他駕駛,都是非常危險的。」

邱一騏表示,近年來汽車或客運駕駛因心血管疾病突然發作,導致駕駛在國道上死亡或引發車禍的例子相當常見。心肌梗塞對駕駛人來說之所以危險,是因為發作時民眾常未能當下察覺,尤其是之前從未有病史的患者,往往會忽略身體不適的跡象而強撐。「心肌梗塞症狀有時不明顯,患者在長途駕駛前可能只覺得容易累跟喘,也就不會意識到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心肌梗塞。」

一旦民眾在國道駕駛時身體不適,又該如何處理呢?邱一騏建議,有不舒服的症狀時,就應提高警覺,且可先找鄰近的休息站休息,觀察是否持續不適;若民眾懷疑自己心肌梗塞正在發作,應立即停在路邊或路肩,並立起三角架示警後方來車,然後盡速打119請求救護車協助就醫,既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搶救時間,也不至於影響用路人安全。

邱醫師提醒民眾,當心肌梗塞症狀出現時,馬上送醫才是唯一解方。「心血管疾病的搶救幾乎都在跟時間賽跑,愈早就醫就愈有幫助,有病史的民眾千萬不要強撐。」,若有胸痛、胸悶,胸口有擠壓感,或是有呼吸急促的症狀出現,可能就是心血管堵塞的症狀,最好立刻就醫。

邱一騏強調,血管堵塞是長期累積,患者在發病前幾週或前幾個月,可能就有不舒服的症狀,例如走路特別喘、胸口悶痛、冒冷汗,甚至上腹疼痛,因症狀常被輕忽而錯失就醫良機。「無論是不是心肌梗塞,若是出發前已有疲勞、胸悶等症狀時,就不要長途開車」,呼籲民眾,長途駕駛前,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