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麻辣鍋暖胃補身? 醫打破冬季4大飲食迷思

2021/12/26 17:53

麻辣鍋吃多容易造成腸胃負擔,且酸菜鍋如果久煮後,水分不斷蒸發,湯底的亞硝酸鹽濃度就會越來越高。(資料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麻辣鍋真的可以「暖胃補身」嗎?醫師指出,麻辣鍋的概念源自中國四川,當地冬季較冷,而台灣較溫暖,在台灣吃多反而容易增加腸胃負擔。並提醒,錯誤的飲食觀念,不但會讓自己的腰圍變得不受控制,還會讓健康亮起紅燈。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腸胃科醫師許秉毅在臉書粉專「吃病」發文表示,冬天許多人會透過進補、吃火鍋、薑母鴨等高熱量食物來「抗寒」,但觀念應該要正確,因此他針對一般民眾常有的「冬季4大飲食迷思」加以說明。

冬季4大飲食迷思

●吃麻辣鍋可以暖胃補身?

許秉毅表示,麻辣鍋的概念源自於中國四川地區,因冬季天寒地凍,當地居民為了禦寒和提振食慾,有吃辣的習慣與傳統。同時在麻辣鍋內,常用加入荳蔻、丁香等香料,一方面可以增加香氣,另一方面還具有消除脹氣、調理腸胃的功能。

許秉毅指出,台灣環境較溫暖潮濕,許多人生活壓力大,有肝火旺的情形,吃過多刺激性強的麻辣鍋,反而容易上火,出現口乾舌燥、皮膚油膩、長痘痘的問題,且一下子吃入過多充滿辛辣的東西,反而更容易增加腸胃負擔,甚至誘發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

●冬天「天冷讓人體新陳代謝慢」,易導致發胖?

許秉毅表示,有些人認為冬天天氣冷,會讓人「新陳代謝變慢」,所以容易發胖。但據美國「梅奧診所」安索諾醫師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的「基礎代謝率」並不會受季節的影響,在冬天與夏天是一樣的。

許秉毅指出,若有人每到冬天肚子就肥一圈,千萬不要牽拖是因為「天氣冷」,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沒管好自己的嘴、應酬多或運動不足所引起的。

●「冬令」比「夏令」更需進補?

許秉毅表示,中醫古籍內經中談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意即冬季如果不保養身體,使「精氣」儲存於體內,到了明年春天就容易染病。所謂「藏精」,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即是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免疫力。

許秉毅指出,進補是運用補品、補藥和具有補益作用的食物來調理和治療因人體虛弱的部份,以袪病強身。在臨床上,「補」是針對「虛」而設的一種療法,不論春、夏、秋、冬,只要出現「虛」的情形,都該補強,所以「冬令」其實不會比「夏令」更需進補。

許秉毅提醒,對於營養充足甚至過剩的現代人來說,冬天常吃薑母鴨、當歸羊肉等高熱量食物來進補,反而會因補進過多的熱量及脂肪,導致肥胖、胃食道逆流、急性膽囊炎等問題,也讓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問題雪上加霜,所以「冬令進補 」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火鍋湯底「有毒」不能喝?

許秉毅表示,曾有研究顯示,酸菜鍋一旦持續煮90分鐘,湯裡的「亞硝酸鹽」便會快速飆升近10倍,有致癌的疑慮,嚇得許多人不敢喝火鍋湯,但火鍋湯底是否含有高濃度亞硝酸鹽毒素與食材及煮的時間有密切關係。

許秉毅指出,有些葉菜本身可能會含有一些「硝酸鹽」,在經過醃漬後,細菌會分解代謝硝酸鹽,進而產生「亞硝酸鹽」。酸菜鍋如果久煮後,水分不斷蒸發,湯底亞硝酸鹽的濃度就會越來越高。

許秉毅說明,事實上偶爾品嚐一下火鍋湯頭,只要不要喝得太多,是沒有關係的,也提醒大家要把握「喝湯的黃金30分鐘」,也就是如果要喝火鍋湯,最好趁早,要在吃火鍋的前半小時品嚐。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