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腹瀉單週破11萬人次 中秋烤肉提防拉肚子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中秋節連假即將到來,月圓人團圓之際,烤肉賞月是不少民眾的過節首選,但衛福部疾管署表示,近期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呈現上升趨勢,上週已突破11.3萬人次,今年陽性群聚累計24起,也是近3年同期最高,提醒預防方式包含注意洗手、食材新鮮度、食材保存溫度、生熟食分開與徹底加熱。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往年中秋節當週及後一週會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近幾週已呈上升趨勢,上週門急診腹瀉就診累計11萬3361人次,近4週共接獲58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去年與前年的37例與38例,其中24起檢出陽性,也高於去年與前年均22例。
在今年24起腹瀉陽性群聚中,以餐飲旅宿業10起及校園群聚8起最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19起為主。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今年腹瀉群聚高於往年,很難了解實際原因,但通常與食物本身的污染或料理食物的人衛生習慣有關。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引起腸胃炎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或細菌,當食用到遭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是與直接接觸病人或病人嘔吐物、排泄物,以及諾羅病毒可能經由吸入相關飛沫而造成感染。
林詠青指出,病毒性與細菌性腸胃炎的臨床症狀,主要都是腹瀉與嘔吐, 有些會發燒、頭痛,但諾羅病毒可能會出現類似流感的全身痠痛虛弱, 細菌則有血便或膿便的狀況,也可能與年齡與免疫力、食用的量有關。
林詠青提到,理論上來說,感染到諾羅病毒約2、3天,細菌性腸胃炎則是較長約1週到10天痊癒,因此建議如果有發燒、腹瀉、腹痛、嘔吐到無法進食有脫水情形,2、3天仍未改善,宜盡快就醫。
林詠青表示,預防腸胃炎的方式包含注意洗手、食材新鮮度、食材保存溫度、生熟食分開與徹底加熱,尤其未充分加熱的蛋類,可能會有感染沙門氏菌的風險,而海鮮貝類生食則恐感染諾羅病毒、腸炎弧菌、霍亂弧菌等而造成腹瀉,因此要特別注意。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