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快中暑了!醫在象鼻岩見這幕嘆:小孩熱傷害風險高

2020/07/13 16:28

新北市瑞芳象鼻岩,吸引許多民眾到此一遊。但由於沿路無遮蔽物,在高溫炎熱的情況下前往,若無防曬措施恐有中暑的風險。(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連日天氣穩定炎熱,各地高溫紛紛突破36℃,而體感溫度更是高達40℃,台灣高山醫學權威、《瘋高山》作者王士豪醫師昨(12日)中午前往象鼻岩踏青,與兩個家庭擦身而過,發現小孩在大人們帶領下,已經喊熱喊渴仍被帶著走,大驚「Oh my god!這兩個小孩已經快要中暑了好不好!」呼籲應留意小孩中暑風險,也向大家分享預防中暑的方法。

醫師王士豪昨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在象鼻岩的見聞,當天中午氣溫攝氏33℃,但體感溫度近攝氏44℃,短短幾百公尺的步道,走起來有點虛,他在回程時分別看到兩個家庭,都是大人帶著小孩,小孩大概是幼兒園大班或是小學一年級,「大人們,全身遮陽,撐著陽傘。小孩則是穿著短袖短褲,沒有任何遮陽」,他發現小孩們都走到哭喊很渴很熱、走不動了,但在大人們仍持續帶他們前進,令他大驚小孩已經快中暑了。

王士豪指出,人體中心溫度一般而言約37.5℃,體表皮膚的溫度比中心體溫約低攝氏1.5℃,所以體表皮膚的溫度約為36℃,而人體的蓄熱及散熱,不管是輻射或是汗水蒸發,主要都是依靠面積很大的皮膚,若在氣溫超過36℃的情況下激烈活動,又加上缺水缺乏流汗散熱不良,體溫會因為吸熱遠大於散熱,體內越來越高,「當氣溫高於皮膚溫度,不可能散熱降溫,如果不知道要適度休息、確實遮陽或是補充水分,就很有可能發生中暑或是熱衰竭」,他強調這是會致命的。

而由於小孩體表面積佔身體比例較大,且新陳代謝效率比大人高,體內產熱較快,因此氣溫越高、越激烈運動以及飲水不足的情況下,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發生中暑;中暑的初期症狀可能就只是頭昏、口很渴、手腳無力走不動、躁動不安、脾氣暴躁,王士豪警告:「如果一旦進展到昏迷,那麼死亡率就大大上升了!」

王士豪也分享預防中暑的各種事項分別為:

1.留意會導致中暑的氣溫(絕對氣溫或體感溫度高於攝氏36度):太熱的天氣不要出門激烈運動或是適時打開空調,基本上這條線要抓在攝氏36度,也就是正常身體表面皮膚的溫度,只要絕對氣溫或體感溫度高於這個溫度,請暫停戶外運動,且在室內要開冷氣空調!

2.遮陽遮陽遮陽:在豔陽下活動,遮陽不只是要防曬而已,更是要避免陽光直接曝曬到皮膚,減少太陽輻射直接加溫皮膚的輻射吸熱效應,適當的遮陽,陽傘、大盤帽、薄長袖,就可以有效降低體感溫度。

3.適當的休息:身體活動越劇烈,新陳代謝越快,產生熱量越多。因此,在高溫下活動,一定要適時休息。免得體內熱量產生太多太快,身體散熱來不及,導致中暑。基本上,只要活動15至30分鐘不等,或是身體覺得任何不舒服,或是覺得口渴,就要找遮陽處適當休息,並同時補充水分,休息到身體沒有不舒服為止!

4.水一定要喝夠:由於在高溫環境下,身體的散熱機制,主要靠製造汗水,藉著汗水在皮膚表面蒸發,來帶走體溫來降溫。因此,你要讓身體有足夠的原料——水,來讓身體血液循環充足,來製造夠多的汗水,來降溫!因此,水一定要喝得夠多。在高溫戶外活動時,我會建議活動前,先喝300至500cc的水,每15至30分鐘休息時,再補充300cc的水。因此,高溫下戶外活動,三個小時內的行程,身上至少要準備容器攜帶兩公升的飲用水。而如果活動的行程大於三個小時,則甚至可以帶到一加侖(3.78公升)的飲用水備用,這麼多的水,不一定會全部喝完,但是一定可以自救,甚至有機會可以救人(分給別人喝)。

5.注意中暑的高危險群:孩童(新陳代謝快、體表面積大、熱調適能力也較差)、中風患者(散熱調節不良)、老年人(散熱調節不良)、新陳代謝疾病(散熱調節不良)、大面積燒燙傷病患(皮膚汗水減少)以及激烈戶外工作者(建築工人、馬路工人、碼頭工人...等等),高溫環境工作者(鍋爐作業、煉鋼廠、廚房...等等),一定要更充足飲水、適當休息、避免在高溫環境下活動。

6.留意新進員工效應:剛開始進入高溫環境作業或是需要在激烈戶外工作的新進員工朋友(建築工人、馬路工人、碼頭工人...等等),由於身體調適機制還沒建立完成,工作強度尚未適應,因此更是要特別留意中暑。一般而言,新手到職後七天內,是發生高熱環境中暑的高危險群。

7.留意激烈運動的破個人紀錄效應:馬拉松、騎自行車、鐵人三項,原本就容易發生中暑。其中,準備破個人紀錄的選手,更是當中最危險的高危險群!因為這些人,為了破紀錄,會:

(1)常常會減少喝水次數汗水減少:導致散熱減少。

(2)且會肌肉拼命作用全力衝刺,血液經過肌肉,熱血沸騰,體溫更高:導致產熱增加。

(3)為了讓肌肉拼命工作,血液會大量集中在肌肉,讓體表的血液變得更不足,直接散熱效果更差,汗腺也因為血液更不足,製造的汗水會更少:散熱減少。

(4)最後,為了拼那幾秒,會減少休息次數,甚至即使身體不舒服,也會硬撐,不休息:產熱增加,忽視中暑早期症狀。因此,從事馬拉松、騎自行車、鐵人三項的選手,尤其是要尋求破個人紀錄的人,是中暑的超高危險群!

(5)至於成績不好的新進選手,哈哈,他們跑不快,需要時常休息,也會常喝水。反而比較安全。而職業級好手,則知道如何適當防範,也是比較安全的。

8.注意身體是否已經飲水充足的指標:很簡單,非常簡單!在高溫環境下活動,只要身體還有在流汗,甚至全身汗流浹背,且還會想尿尿,且尿液顏色為透明無色或淺黃,代表您的喝水充足了。相反的,如果高溫環境下,一點汗都沒有,尿液顏色非常深,甚至完全沒有尿液,那代表飲水不夠,很危險!

最後王醫師也重申,以當時的例子來看,小朋友要適當遮陽,口渴要給他喝水,不舒服要休息,「堅持下去」是不能適用在這種場合的,希望民眾能清楚了解到中暑的風險,熱傷害或是中暑絕對是100%可以預防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