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情緒調節能力出問題 智能程式來幫忙

2020/06/03 15:15

牛津大學研究證實,當人們活動遭到限制時可能會導致憂鬱。(擷取自Unsplash網站)

牛津大學研究證實,當人們活動遭到限制時可能會導致憂鬱。(擷取自Unsplash網站)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民眾被迫降低社交活動、不敢出門,牛津大學研究證實,當人們活動遭到限制時可能會導致憂鬱。研究建議,透過即時(real-time)監控情緒,智能系統可以提供活動建議以增加情緒調節能力。

2020年4月《JAMA精神病學期刊》發布一份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結果。研究指出,健康的情緒調節包括了選擇有助於穩定情緒的活動。但是,在個人選擇的活動受到限制時,例如:在社交孤立和封鎖期間,這種自然的情緒調節會受到損害而可能導致憂鬱。尤其是憂鬱症患者,情緒自我調整能力受損可能更為嚴重。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林梅鳳指出,紓緩情緒的方法很多,但要找尋自己喜愛且適合的,才能持久,也可以透過智能程式來輔助,例如想運動的話,藉由程式中提醒及記錄機制,幫助合乎生活步調,納入日常生活,進而養成習慣。

林梅鳳建議,憂鬱症患者在自訂活動時不要設定過高,以小目標為主,每次活動時感受身體及情緒上是否有細微的變化,幫助情緒調節能力的恢復及自我肯定。她提醒,當發現情緒不穩定時,需透過有效的活動或方法紓緩,如嘗試新的活動,在持續練習或專家的指導下,逐步內化,穩定身心的節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漸漸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新生活型態,上述研究提醒自我情緒調節和選擇的活動有關。情緒低落時我們傾向選擇做讓自己振作起來的事情,而情緒高漲時,則會進行一些讓我們平靜下來的活動。

養成紓壓的習慣,可當作是情緒的充電器。(資料照,記者俞肇福攝)

養成紓壓的習慣,可當作是情緒的充電器。(資料照,記者俞肇福攝)

當活動選擇受限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鎖或隔離...)情緒的調節比較會出現問題。所以可在平常就關注並透過訓練增加自己情緒的體內平衡,簡單來說,就是養成紓壓的習慣,無論是哪一種型態的運動、生活上的放鬆、影音欣賞、Spa、閱讀,或信仰上的禱告、頌經....等。可把這習慣當作是一個情緒的充電器。

葉雅馨也提醒,運用智慧科技,讓遠方或國外的親友,甚至隔離時需在不同的空間,都可以用視訊互動,網路遊戲及資訊更新...,讓自己不會處於孤寂、無助的狀態。這些都有助於面對外在環境的變化及憂鬱情緒的處理,甚至會發展為另一種能力,除了調節自己的情緒,也能協助周圍親友走出情緒的困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