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18 12:59

    高醫岡山醫院4/22試營運 部分內科、中醫科打頭陣

    籌建長達10年的高醫岡山醫院,下週1(22日)起將開院試營運,由部分內科和中醫科打頭陣,預計6月熱鬧開幕。北高雄醫療資源匱乏,20年來只開設1家準醫學中心(義大醫院)和區域醫院(義大癌治療醫院),由於看好北高雄半導體S廊帶聚落發展,高醫和秀傳醫療體系分別在岡山、路竹地區興建500床以上地區醫院,將於

  • 2024-04-15 14:51

    台灣逾5成女性有子宮肌瘤 高醫新療法不需切除子宮

    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瘤是台灣婦女最常見的婦科腫瘤疾病,易出現痛經、經血量過多導致貧血,或肌瘤壓迫造成頻尿、排便習慣改變,甚至可能造成不孕,高醫引進新的治療方式,透過微波消融治療,為不想切除子宮或長期服用藥物帶來副作用的女性患者,多了一項手術新選擇,更帶來新的曙光。

  • 2024-03-23 17:26

    台灣10大癌症死因消化系疾病囊括4項 逾千名專家學者齊聚高醫探索

    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中,消化系疾病占了4項,包括大腸癌、肝癌、胃癌及胰臟癌等,其中大腸癌更長年高居男性癌症死因榜首,發生率為亞洲之冠,逾千名國內外消化系專家學者,今齊聚高雄醫學大學探討消化系醫學最新發展趨勢,期能幫助國人遠離癌症威脅。由於肥胖問題已危害國人健康,傳統縮胃減肥以外科手術為主,一名糖尿病患每

  • 2024-03-22 12:08

    高雄智慧城市展 高醫、長庚展現智慧科技醫療軟實力

    2024高雄智慧城市展即日起至23日前在高雄展覽館展出,智慧醫療主題館今年以「綠色醫療、精準健康」為主軸,包括高雄醫學大學醫療體系、高雄長庚醫院等,都展現導入數位與科技醫療的新趨勢。高醫今(2024)年規畫「救急救難一站通&融心匯智道平安」、「智能醫療照護-智慧輪椅應用」、「健康運動走廊」、「綠色轉

  • 2024-03-20 16:45

    AI智慧醫療已成趨勢 高醫全面推動5大向

    AI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智慧醫療的核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近年成立了「體系智能醫療推動辦公室」,今天(20日)展示了智慧醫療創新成果,包括急診、門診、住院、手術的智慧照護,以及智慧運營管理5大面向皆有實際應用的成果。高醫院長王照元表示,高醫積極聚焦AI智慧醫療的全面發展,並將其應用於急重症照

  • 2024-02-24 12:14

    高雄「小萌龍呆腦獸」小提燈夯 市府暖心直送兒童病房

    高雄燈會推出的「小萌龍呆腦獸」小提燈大受歡迎,市長陳其邁指示將小提燈直送醫院兒童病房,祝福他們早日康復,讓小朋友又驚又喜;此外,今(24日)、明(25日)下午5點,在高雄18號碼頭也會發放小提燈,歡迎民眾索取。陳其邁表示,今年特別設計可變臉的恐龍提燈,考量有些小朋友因為住院,沒有辦法排隊領小提燈,特

  • 2024-02-07 18:54

    醫療急先鋒》腸癌達文西手術專家 王照元帶領高醫邁向尖端、智慧醫療

    去年8月,大腸直腸外科權威教授王照元接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重擔,王照元是國內腸癌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的專家,2021年借調到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擔任院長,短短2年,就被拉回高醫,並被賦予發展尖端和智慧醫療,以及高醫新建醫療大樓等重任。

  • 2024-01-18 15:23

    婦人類風濕性關節炎難行 人工全踝關節置換後開心出遊

    高雄吳姓婦人不僅有扁平足,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多處關節疼痛或變形,右踝更是疼痛難耐,她向高醫骨科部求助,主治醫師陳姝蓉評估日後多個關節退化,需關節融合的可能,若進行踝關節融合手術,恐加速周邊關節的退化,因病患強烈希望保有踝關節活動度,最後接受人工全踝關節置換手術,半年後開心露營出遊。

  • 2023-12-29 16:42

    石崇良、高醫視察高雄原鄉醫療 計畫無人機藥品補給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自1997年起承接「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簡稱IDS計畫)」,將醫學中心資源帶入原鄉醫院,昨、今(28、29日)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親至茂林、桃源區視察,特別是高醫、經緯航太、桃源衛生所正合作無人機計畫,可望解決明霸克露橋斷後的緊急藥品補給問題

  • 2023-12-28 14:42

    為急重症病患轉診設綠色通道 高醫等13醫院聯手成立區域聯防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天(28日)舉行「高醫急重難罕症轉診與區域聯防」成立記者會,與高雄市12家醫院院長或副院長等共同宣誓,將為高雄市綠色通道運作及區域聯防合作努力。今日出席宣誓儀式的醫院,包括高醫王照元、高醫岡山醫院執行長吳登強、旗津醫院院長蔡忠榮、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大同醫院副院長楊淵

  • 2023-12-27 19:22

    桃園提升醫療量能 引進高醫、亞東醫院資源

    桃園市人口已增至231萬人,但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尤其是兒童急診僅83個床位,為此,桃園市政府積極引進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亞東紀念醫院兩所醫學中心分別與中壢天晟醫院、長榮醫院合作,藉以提升醫療量能,今在市府綜合會議廳簽署合作備忘錄。

  • 2023-11-28 14:02

    高醫「大武」設復健門診 一年逾3700人次受惠

    衛生局攜手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自111年9月起於大武鄉衛生所內增設復健科門診及設置復健場域,由返鄉在地青年物理治療師駐點,截至今年10月底,復健科共計服務373人次、復健治療3391人次,呼籲有物理治療需求民眾,可至復健科或骨科門診掛號,經醫師評估是否接受復健治療,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 2023-09-28 12:04

    高醫受託興建經營清華桃園附醫 百億打造首例BOT國際智慧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受委託興建經營國立清華大學附設桃園醫院,投入百億元興建大型智慧醫院,高醫與清華聯手合作案,盼在教育層面全面升級,雙方簽署相關合作協議,由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高雄醫學大學校長楊俊毓與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代表簽定,將是大學附設醫院以BOT案興建的首例。

  • 2023-09-18 10:02

    醫療急先鋒》「南台灣第一院長」侯明鋒 前瞻管理守住台灣防疫

    素有「南台灣第一院長」美譽的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治醫師侯明鋒,曾創下執掌高醫大體系3家醫院的紀錄,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學,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發生之初,更及時建議政府祭出醫護出國禁令,並在院內追加採購檢驗儀器提前部署,是台灣防疫功臣之一。

  • 2023-08-29 05:30

    植入長效型輔助器 患者如有鋼鐵心

    54歲蔡先生因心臟血管嚴重阻塞,接受支架等療程,仍阻止不了心臟衰竭症狀持續惡化,眼看心臟衰竭惡化,又遲遲等不到心臟移植機會,感到很絕望之際,高醫即時將心室輔助器成功植入他的身體,終生取代心臟,完成高醫第一例長效型心臟輔助器植入手術,患者彷彿有了鋼鐵人的心臟。

  • 2023-08-28 14:55

    他遲等不到適合心臟移植 高醫植入「鋼鐵心」心臟輔助器獲重生!

    高雄54歲蔡先生因心臟血管嚴重阻塞,先接受支架治療,再因發生心室頻脈,放置體內去顫器,仍阻止不了心臟衰竭症狀持續惡化,眼看心臟衰竭惡化造成水腫,體重增至116公斤,又遲遲等不到心臟移植機會,病患快絕望之際,高醫突破將過渡的心室輔助器成功植入蔡男身體,終生取代心臟,完成高醫第一例長效型心臟輔助器植入手

  • 2023-08-27 18:10

    高雄一家三口喝符水抗疫反中毒 疑含大花曼陀羅毒液險出人命

    武漢新冠疫情於2、3年前時,高雄旗津一對中年夫妻,疑因恐慌打不到疫苗,四處尋求可以增加抵抗力偏方,竟到廟宇拜求符水,還分給21歲兒子一起飲用,符水疑用有毒植物「大花曼陀羅」泡製,一家三口出現中毒症狀,其中母親中毒最深,住院治療將體內毒素漸進代謝後,才緩解症狀健康出院。

  • 2023-08-25 20:35

    嬰兒罹短腸症小腸僅36公分 術後靠居家靜脈營養「長大了」

    正常的孩童小腸應有120-200公分,但K寶出生時小腸卻僅36公分,因無法順利餵奶嚴重營養不良,檢查發現患有先天性短腸症,在4個月大時進行手術,術後配合居家靜脈營養照護,如今2年後的K寶已健康長大,而為推動在宅醫療,高醫今(25日)宣布與百特醫療攜手打造全台首間「亞太區居家靜脈營養培訓中心」。

  • 2023-07-31 10:01

    屏醫取得「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資格 今天揭牌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2016年起與高醫合作,成為高醫輔導的「職業傷病診治網絡醫院」,屏醫今年除了繼續維持「職業傷病診治網絡機構」的身份,在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的協助下,屏東醫院也成為屏東第1家「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今天上午舉行揭牌儀式;目前該院職災職能復健的服務正積極籌備中,最快8月下旬

  • 2023-07-24 13:52

    高醫駐點大武衛生所骨科熱門 開診4年逾2500人次看診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於台東大武鄉衛生所駐點,於每月中旬及月底開設各2診次骨科門診,看診項目包含各種關節病變、一般及創傷骨科、脊椎骨科、骨質疏鬆症等,自2019年開診迄今,已服務2500多人次。陳姓男子長年因務農生活,導致雙膝關節退化,行走不易,往返市區做復健治療,距離很遠又耗費很多時間,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