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療急先鋒》「南台灣第一院長」侯明鋒 前瞻管理守住台灣防疫

2023/09/18 10:02

專訪乳癌權威、高醫附醫前院長侯明鋒。(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素有「南台灣第一院長」美譽的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治醫師侯明鋒,曾創下執掌高醫大體系3家醫院的紀錄,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學,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發生之初,更及時建議政府祭出醫護出國禁令,並在院內追加採購檢驗儀器提前部署,是台灣防疫功臣之一。

乳癌治療權威 將整套療程帶回台灣

身為國內乳癌治療權威,侯明鋒的名氣不低於弟弟、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他年輕時投入一般外科,不同於早期出國進修多赴日本,他選擇前往美國水牛城,心想「總是學點不一樣的回來」,當時台灣乳癌1年沒有多少病人,臨床治療亟待發展,於是從篩檢、診斷、手術、化療、放療學起,把整套療程帶回台灣。

「每一個人都跟我說,你只做一樣,會養活不了自己!」侯明鋒認為,當時乳癌病人少,未必是真的少,可能是沒有人出來篩檢而未能及時診斷。他一開始都是用手觸診,為及早揪出病人,進一步爭取贊助採購超音波,並帶著大聲公到處宣導乳癌篩檢,民眾防治意識逐漸提升,病人也陸續現身。

不怕獨門功夫外流,侯明鋒每年到國外參加各項學術研討會,都會拍下照片,然後請秘書整理相關資料,經由活動或其他方式分享給國內其他醫師,他直言「不能說只有你一個醫師會開刀,要拉著大家一起進步」,且「要讓下面的上來,他們比較有創造力」。

侯明峰先後擔任高醫大體系的3家醫院院長,包含接任委託經營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小港醫院,以及高醫附醫。(記者田裕華攝)

先後擔任3家醫院院長 展現魄力

侯明峰先後擔任高醫大體系的3家醫院院長,包含接任委託經營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小港醫院,以及高醫附醫。在侯明鋒眼中,以對方立場思考很重要,當醫師以病人、當院長以員工換位考量,基本理念是讓弱勢的人、全體的員工利益更大化。

他分享,曾經有一名60多歲同事,每天上班打卡就外出用餐,東摸摸西摸摸,份內工作沒做好,還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遭記警告也不見收斂,同組人員怨聲載道,人事單位傷透腦筋,最後他出面開出條件讓對方2選1,不是退休,就是送人評會,當事人比較得失後,點頭提早從工作退位,終結大家的噩夢。他的魄力亦展現在黑函處理上,表態不署名不處理,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空穴來風」。

教學、研究以身作則 50多歲仍考證照

當院長不是只有一張嘴,侯明鋒認為,不論是教學或研究都要以身作則,到了50多歲仍報考2張臨床試驗國際證照,並順利通過,直言「你自己都不做,怎麼要求下面的人?」他也親力親為包打聽,有一次醫院要採購儀器,結果發現別人保養費只要一半,趕快再議價。

侯明鋒提到,當院長的每一天,絕對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必須面對、分析與解決。像是因應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政策,為避免工時超標,他就在中午12點與下午5點半播放音樂,提醒各單位時間到了,估計1年加班費省下1億元。

疫情初期 提議醫護出國禁令

當院長不只是看病人,還要看社會整體的病,必須在政策面向及時爭取支持,也是侯明鋒的重要思想。百年大疫COVID-19發生初期,察覺到疫情發展的嚴重性,他向衛福部建議醫護出國禁令,坦言引起許多員工反彈,多數人擔憂已付旅費要不回來,因此他開口損失由醫院包辦,平息不滿聲量,算一算300萬元左右,但後續政府祭出補助,院方就省下這筆支出。

在疫情尚未大爆發前,部屬詢問採購檢驗儀器清單,一台比較人工、一台比較自動化,要哪一台?侯明鋒堅決「都買」,坦言最怕萬一需要卻沒有武器,果然後續迎來大量檢驗需求,因為超前部署作為,順利將檢驗量能衝上來。

侯明鋒(左)參與大武鄉衛生所駐診事宜。 (資料照,記者黃明堂翻攝)

關心偏鄉 提升醫療服務

侯明鋒擔任小港醫院院長時期,深入與社區結合,經由溝通、擬訂計畫,將當地空污回饋金用途從送米、送油變成健康檢查,帶著團隊到當地廟宇參拜交流,再搭配遊覽車、計程車等交通便捷措施,提高人們使用意願,果然順利找出一些肺癌、乳癌患者,也建立民眾對於醫院的信任感。

此外,他促成「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成立,由高醫附醫的醫護駐守,有了24小時的急診,為當地緊急醫療需求的民眾點亮一盞燈,同時不辭辛勞定期到澎湖駐診,為離島居民的健康付出一份心力。

在百忙生活中,侯明鋒的養生之道很簡單,飲食不太忌口,中午吃少一點,儘管住家距離醫院很近,一趟腳踏車至少也要10分鐘,每天來回兩趟就20分鐘,有時繞去遠一點的地方買東西,前後可達到半個鐘頭,搭配每天6點半就到醫院,查房可走1萬步,就是活絡筋骨的良方。

「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外觀。(資料照,記者黃明堂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