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08 09:40

    健康網》減重每天量體重瘦更多 醫:「這些時間」站體重計最準

    葉立斌/核稿編輯減重量體重,如同理財需要記帳一般,必須知道帳戶裡面的餘額是多少,才知道如何控管支出量。好日子診所醫師黃煜晏指出,減重時每天量體重的人,瘦得較多,也比較不會復胖。另,他也分享幾種測量小竅門,其中提到,每天在同樣狀態量體重,比較有參考價值,建議在早上起床、排尿跟排便之後測量,這時候的體重

  • 2024-04-02 05:30

    長大大不要長肉肉》預防兒童肥胖 掌握3撇歩

    一名12歲小五生因肥胖問題就醫,經測量體重84.7kg,BMI及體脂率分別超標高達33.5及37.7%,經營養師詢問,該男童平日很少運動,長時間使用3C產品,還有晚睡,吃宵夜泡麵、洋芋片的習慣,導致體重快速增加。經與學童家長溝通後,採行均衡飲食,主食以蛋白質為主,戒掉消夜習慣,並且增加喝水量至300

  • 2024-03-26 08:28

    健康網》做好3招 吃飽也能瘦! 中醫提4族群要減重

    葉立斌/核稿編輯透過節食減重,沒辦法吃飽,又容易復胖!超群中醫診所中醫師康智勛指出,肥胖在中醫辨證中屬「痰跟濕」的範疇,容易引發不同的症狀,建議體脂率超過30%、多囊性卵巢造成肥胖、肥胖引起的不孕症,以及關節相關疾病者,要進行減重計畫。在不透過代餐、節食的情況下,實行蛋白質吃足量;太陽下山後不喝水;

  • 2024-02-17 16:23

    健康網》甩開過年肥! 營養師推6招啟動代謝又通便

    沈莉馨/核稿編輯過年期間大魚大肉又零食不斷,導致年後不只褲頭變緊,下巴也多了一層!營養師彭逸珊表示,面對體重、體脂的增加,年後建議回歸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心態調整,飲食方面則建議均衡飲食,適量吃蔬果、油脂以及水分,戒掉含糖飲,並適時加入酵素,幫助排便順暢。

  • 2023-09-24 16:05

    健康網》肥胖也分實虛! 中醫:壯實人、泡芙人症狀不一樣

    肥胖對健康的影響甚大,且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成人肥胖盛行率已經來到5成。雅丰唯心中醫診所新竹院所中醫師解佩芬表示,中醫依症狀可分為偏實、偏虛2體質,前者為吃東西重油重鹹不忌口、肌肉體脂皆高的壯實人;後者則是肌肉鬆軟、缺乏運動、高體脂低肌肉量的泡芙人。針對不同的體質,會搭配不同的中藥、飲食調理。

  • 2023-06-10 15:43

    健康網》50歲婦食量小體脂卻40 營養師:飲食失衡體重易增加

    50多歲婦人平常1天只吃2餐,進食量也很少,體脂卻有40%、肚子也越來越大,因此就診尋求幫助。營養師詢問後發現,雖然該患者正餐吃很少,但每天吃餅乾配含糖飲料,造成她體脂升高的原因,就在於失衡的飲食習慣,雖然吃太多容易讓體脂超標,但愛吃精緻醣食物、消夜、紅肉、愛喝酒、水果吃太多,都可能增加體重。

  • 2023-04-10 21:05

    健康網》BMI顯示正常也可能是胖 醫提醒:BMI顯示胖是真的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點我測量),腎臟科醫師王介立指出,對於普通人,BMI顯示為肥胖時,是真的是肥胖,但BMI正常,也無法排除肥胖的可能。

  • 2023-04-10 10:34

    健康網》基礎代謝率怎麼測? 醫揭密3種常見測量方式

    如何得知自己的基礎代謝率?體脂機計算的基礎代謝率準確嗎?關於測量方式,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除了最常被大眾使用的公式計算法,還有​直接測熱法、間接測熱法、二重標識水法3種常見計算方式。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表示,基礎代謝率是人體在空腹、安靜狀態下,維持生命所需的最

  • 2022-12-30 14:55

    健康網》肥胖不只看體重! 營養師揭4項肥胖標準

    大眾普遍透過量體重、計算BMI判斷自己是否肥胖,但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表示,肥胖不只看體重,還可測量體脂、腰圍、腰臀比是否超標,她分享4項檢測的肥胖標準。BMI高敏敏指出,BMI計算公式為體重(kg)÷[身高(m)X身高(m)],肥胖標準如下:

  • 2022-11-06 17:31

    健康網》體脂越低、肌肉量越高越好? 醫:太低太高都不利健康

    近期健身風氣盛行,民眾不再只對體重斤斤計較,也開始關注體脂肪數字,追求提升肌肉量、減少體脂肪。美國研究發現,脂肪、瘦肉量與死亡率有關,但體脂肪低、瘦肉量高到一定程度則死亡率不再改變。對此,醫師也呼籲,脂肪量不是越少、肌肉不是越多越健康。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在臉書粉專「一分鐘健身教室」發文分享,根

  • 2022-11-04 20:31

    健康網》重「脂」不重量! 食藥署揭體脂計原理

    隨著健康意識與健身風氣興起,民眾不再只對體重斤斤計較,也開始關注體脂肪的數字。對此,食藥署提醒,使用體脂計時,必須保持乾燥,才不會計算錯誤。此外,不建議與其他電子醫療器材同時使用,尤其是植入式電子醫療器材,例如心律調節器等,以免造成危害。食藥署指出,衛生福利部在參考國際管理規範後,已於2021年底公

  • 2022-08-16 21:19

    健康網》體脂高≠要減脂 營養師:恐是肌肉量不足

    「泡芙人」指外觀消瘦、體脂率卻居高不下的族群,營養師王沛瀅在臉書粉專「MamaMia!最會扛的營養師」分享,雖然這群人體脂高,但不代表是要減脂,也可能是肌肉量不夠導致體脂高,而肌肉量不夠的原因為:過去不當減重、壓力大、腸道吸收不良。王沛瀅說明,體脂肪率指「體重有多少百分比是由脂肪所構成的」,正常值依

  • 2022-05-02 22:26

    健康網》BMI可判斷健不健康? 專家:算不到體脂率、體脂分布

    現代人常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但專家指出,BMI可能無法正確看出一個人健康與否,因為其無法看出1個人的體脂百分比、體脂分布,也沒有因人種、性別訂立不同標準。若要判斷是否健康時,不應讓BMI成為自己唯一的衡量標準。

  • 2022-04-29 20:45

    健康網》體重數字增先別慌! 醫:可能是肌肉增加

    減重已經畢業卻發現體重上升怎麼辦?醫師分享,一位患者因體重數字上升,緊張回診,並表示飲食與生活作息都沒什麼問題,也有規律有氧和肌力的鍛鍊,為什麼數字會增加?醫師表示,體重會增加是因為肌肉量增加,體態更結實,提醒大家有更正確的觀念,不要執著在那體重數字上,而是要比較體脂率的變化。

  • 2022-01-28 17:08

    健康網》光算熱量卻不擇食? 醫列3原因警告:脂肪不減反掉肌肉

    光算熱量不擇食,脂肪沒減反而掉了肌肉?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分享一個真實案例,並指出有3個原因,亂吃也會掉肌肉!蕭捷健表示,大家都知道少吃就會瘦,問題是:不擇食,光少吃,你很可能減去了肌肉,卻沒減到多少脂肪。計算熱量有一個陷阱,就是容易讓人覺得想吃的東西

  • 2022-01-06 07:37

    健康網》GG小讓另一半不「性」福? 醫:「這3招」變厲害

    都市「鳥」傳說中,經常會認為GG太小,會影響性功能,甚至讓另一半不「性」福。但泌尿科醫師指出,陰莖大小是天生,成長完成尺寸基本上不會有變動,天生的無法改變,但後天養成也很重要,無論GG大小,可以從3方面增強,讓另一半好「性」福。北醫附醫泌尿科醫師陳偉傑、羅詩修在臉書「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 2021-07-31 07:36

    健康網》運動不能燃燒脂肪! 醫引研究數據告訴你

    許多民眾在降級之後,會開始從事不同的運動,期望能夠減去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居家累積的脂肪,民眾更相信運動能讓脂肪燃燒得更快;對此有醫師表示,運動並不能燃燒脂肪,而是能減少體脂肪堆積,因為運動使肌肉比脂肪更有能力競爭碳資源。

  • 2021-06-12 13:35

    健康網》想靠運動維持健康? 醫: 「活動量」才是關鍵

    體重、脂肪、肌肉與身體的健康有直接的關聯,醫師指出,脂肪量和肌肉量兩者是影響死亡率的兩個獨立因子,即使本身看起來相當強壯,也還是可能得到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因此養成好的運動習慣,維持足夠的活動量,對身體健康才會有更正面的效益。桃園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在YouTube「一分鐘健身教室」發布影片表示

  • 2021-04-07 08:00

    健康網》想要維持減重成果不復胖 醫:這項營養素一定攝取足夠

    辛苦減重減半天最怕「復胖」,要如何做,才能維持減重成果呢?醫師指出,減重攝取足夠蛋白質,復胖率最低!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指出,荷蘭研究發現,減重時,攝取足夠蛋白質的受試者,復胖率為6%,而對照組則是23%,這表示高蛋白質攝取真的能把體重設定點往下調降。

  • 2021-03-25 13:59

    鄭文燦到底胖不胖》醫揭「關鍵」判斷方式 籲從小就該追蹤

    桃園市長鄭文燦23日被啦啦隊以「抬棺舞」扛起引爆話題,昨(24)日他更錄製影片自證體重為79.8公斤,使各界開始討論「體重用看的到底準不準」,也有醫師藉此分享,體重和身體組成有關,若孩子能從小就測量身體組成,或許更能掌控或預測未來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