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10 19:32

    健康網》一次奉上各器官「天敵」! 營養師:1圖懂養護妙招

    沈莉馨/核稿編輯愛護身體,就從了解器官開始!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飲食、生活習慣影響器官健康,反映出不同疾病,因此對待器官應細心呵護,了解它們害怕什麼、喜歡什麼,並改變飲食習慣。此外,也需保持良好運動習慣、正常作息、定期健康檢查等習慣,千萬別仗著自己年輕,就以為器官都不會老!

  • 2024-04-02 12:08

    健康網》抗毒5招遠離食安風波! 醫:從每天喝水、纖維開始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食安風暴延燒,引起社會驚慌;對此,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分享抗毒5招,包括:少吃加工及外食、多喝水及膳食纖維、吃高抗氧化力食物,增加肝腎排毒、多流汗,以及避開生活毒物。其中喝水可增加代謝,讓身體處在健康且代謝快的體質;而足量膳食纖維可將毒物包覆成大便,減少吸收身體比例。

  • 2024-01-03 13:07

    看劇驚覺不對勁 建築工人胸悶確診慢性阻塞性肺病

    68歲的建築工人A先生,身體硬朗,時常在建案裡爬上爬下搬東西,近年來竹科建築需求高,賺得多但是壓力也大,每天2、3包菸起跳,某天A先生開始覺得爬樓梯有些氣促胸悶,搬材料時也少了幾分力,他先到附近的藥房抓藥調理,不以為意,直到某天看八點檔連續劇,劇中人物因為喘和咳血就醫,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預估壽命不

  • 2023-09-12 05:30

    感染HPV恐引發頭頸癌 3作為降低風險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頭頸癌風險因子之一,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表示,有些患者生活作息正常且不菸、不酒、不檳榔,卻因口咽部潰瘍意外發現感染HPV罹患頭頸癌,提醒預防HPV要落實安全性行為、改善生活型態、及早依醫囑接種HPV疫苗等。

  • 2022-12-31 22:19

    健康網》成癮也能被測量? 研究發現大腦新模式

    當我們看到美食時,總忍不住想嚐個幾口,這些都是來自我們大腦對食物的渴望,而國外研究指出,有一種穩定的大腦模式能測量大腦對食物、藥物等物品的成癮程度,且未來將有助於診斷渴望、成癮等腦部疾病。該研究發表於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 2022-08-20 21:10

    健康網》5旬女不菸卻有口腔病灶 檢查後為「扁平樣苔蘚」

    一位50歲不菸不吃檳榔的女性,因雙側口腔病灶半年了卻遲遲不消失,令她擔心是否為口腔癌,所幸在經過醫師綜合病史與理學檢查後,發現是扁平樣苔蘚(lichen planus),醫師建議後續追蹤,病患也放下心中大石。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診所醫師張弘在臉書粉專「耳鼻喉科 張弘醫師」與個人網頁表示,扁平樣苔蘚在

  • 2022-08-07 22:34

    健康網》別再傷害家人健康 國健署籲:給孩子一個無菸的家

    父親節到了,除了要感謝父親為了家庭的付出外,國健署也呼籲正在用二手菸、三手菸傷害家人身體健康的父親們,下定決心戒菸,設定戒菸日,給孩子一個「無菸的家」。二手菸危害大 傷害全家人健康吸菸及二手菸對健康的危害,除焦油會對肺部造成直接傷害外,二手菸亦包含7,000種以上的化學物質,其中不僅含數百種有害物質

  • 2022-05-01 22:37

    健康網》禁止薄荷菸新發現! 加國研究:抽薄荷菸者戒菸率翻倍

    「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禁止菸品使用果香、花香、薄荷、巧克力等口味的添加物。國外研究也證實,含薄荷醇的香菸更容易增加新的吸菸者,且禁止含薄荷醇香菸後,相較於那些不抽薄荷醇香菸的吸菸者,原本抽薄荷醇香菸者的戒菸機率幾乎翻倍。據外媒《Medical Xpress》報導指出,加拿大自2016年開始禁止含薄荷

  • 2022-04-24 17:16

    「吸菸」納入重症高風險因子 羅一鈞:確診重症風險高1.5倍!

    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對於藥物整備與使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4日)說明,國際文獻顯示,吸菸或曾吸菸已戒菸者,確診後演變成重症的風險比不吸菸的人高出1.5倍,相當於增加50%重症機率,專家會議後將此納入重症高風險因子,並列為可以考慮

  • 2022-02-18 22:17

    健康網》沉默殺手胰臟癌 自我檢查3症狀要注意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臟癌,在台灣5年的存活率,僅有7%。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表示,胰臟癌有3個自我檢查方法:莫名出現黃疸、左上腹悶悶不適、體重莫名變輕,就要警覺是不是胰臟癌。陳榮堅在臉書專頁「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分享,依據最新的國健署統計,胰臟

  • 2022-01-21 15:54

    5.5%青壯年台灣人用電子煙 國健署示警:傷身傷心、小心煙油摻毒品

    政院13日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提高禁菸年齡到20歲外也禁止電子煙,並送立院審議,國健署的調查顯示,青壯族群5.5%、約60萬人有使用電子煙,但其中有近一半的使用者不知道煙油多數都有危害健康的尼古丁成分。國健署去年委託世新大學針對15-49歲的青壯年族群做電子煙的認知態度調查,該調查共有106

  • 2021-06-10 21:58

    健康網》高齡懷孕掌握7原則 好「孕」助攻!

    近年來,國人普遍有晚婚、晚育情形,隨著孕媽咪年齡升高,懷孕早產風險也隨之提高,正值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孕媽咪也會擔心到醫院產檢是否有染疫風險,但國民健康署呼籲高齡孕婦,應注意7大原則,有助於腹中寶寶健康長大。

  • 2020-07-16 20:56

    最新研究:台灣青少年加熱菸使用率高於美國

    陽明大學研究團隊調查我國4.5萬名國、高中生,其中30天使用菸品者,紙菸有5.6%、電子煙有2.7%、加熱菸有2.3%,與美國相較,美國青少年有1.6%,我國青少年加熱菸使用率高於美國。陽明大學研究指出,其中男性、年級較高、零用錢較多、父母教育程度較低、父母吸菸、好友吸菸、取得免費菸品、暴露菸品廣告

  • 2020-07-10 05:30

    三手菸隱藏環境中 幼童更易受害

    一般民眾多數知道遠離二手菸害,但醫師表示,三手菸隱藏在環境中,不僅跟二手菸一樣可怕,尤其幼童比大人更容易接觸到,因而出現不明咳嗽,更值得家長注意。豐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邱振峰表示,所謂「三手菸」就是當一位吸菸者在密閉的環境裡吸菸,菸霧隨著空氣沉澱到周圍的物質上,包括吸菸者本身的衣物、頭髮,甚至住家的窗

  • 2020-04-25 19:50

    古代林則徐禁煙 現代林則徐因菸癮令醫師氣結

    中國清朝有位官員叫做林則徐,因燒毁鴉片,這是六三禁煙節的由來;現代也有「林則徐」菸瘾超大,耳鼻喉科醫師屢勸不聽,口腔出了大問題。台東市耳鼻喉科醫師余文儀今天在臉書貼文,表示近日遇到一位52歲男性患者,長期咳嗽,有咽喉痛、口咽乾燥、高血壓等症狀。30年來香檳酒沾身不離口,經他檢查,早就發現口腔、口蓋和

  • 2018-05-31 17:34

    不只引發肺癌 WHO警告:香菸比你想像中更毒!

    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最新研究,抽菸除了是癌症和肺部疾病的主要肇因外,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與中風,呼籲外界需更加重視吸菸所帶來的危害。根據《法新社》報導,依據聯合國健康機構統計,2000年後的吸菸人口有顯著的下降,加上許多國家都逐步擴大禁菸場所,可見防範菸害已是全球共識。

  • 2017-09-20 15:48

    醫訊》美醫學期刊:愛滋病患者抽菸會加速肺癌發病

    在去年的十大死因中,癌症類別以肺癌的死亡率最高,一年中有9372人死亡。然而,肺癌的誘發因子除了油煙、抽菸外,美國醫學雜誌指出,若HIV患者有抽菸的習慣,竟然會加速肺癌發病。據《法新社》報導,18日刊登於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一則新研究報告指出,若愛

  • 2016-06-20 07:54

    孤獨比肥胖更傷身 有如1天抽15支菸

    現代人物質生活相當富足,但心靈上卻經常感到孤獨。有外媒報導指出,英國當局日益重視老年人的心靈問題,因為孤獨感不只是心理層面的問題,更會影響到人體健康,英國衛生部(The Department of Health)更比喻,孤獨感就像每天抽15支煙一樣傷身。

  • 2016-03-15 13:35

    考慮看看吧! 戒菸半小時身體就有變化

    戒菸對於癮君子來說相當痛苦,但戒菸對於身體的好處卻相當大,除了肺功能恢復之外,整體健康狀況都會有所提升。《蘋果日報》報導,身體在戒菸30分鐘後就會有所反應,血壓和心搏減緩外,手腳也較不冰冷。戒菸8小時血液中含氧量提升,到了3週後循環系統、肺功能與耐力進步,肺部將於9個月後開始清除黏液。

  • 2016-02-04 22:58

    菸、酒、刺激性食物不忌 當心喉嚨白斑病變

    年關將近,除了與家人團聚以外,更是會有許多狂歡節目,但醫師提醒,抽菸、喝酒,甜和辣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導致喉嚨出現白斑病變,嚴重者甚至要切除部分聲帶。根據《聯合元氣網》報導,台大醫院竹東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均豪指出,抽菸、喝酒、刺激性食物及用聲不當等行為,會造成聲帶黏膜鱗形上皮過度增生、角化,導致喉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