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PV恐引發頭頸癌 3作為降低風險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頭頸癌風險因子之一,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表示,有些患者生活作息正常且不菸、不酒、不檳榔,卻因口咽部潰瘍意外發現感染HPV罹患頭頸癌,提醒預防HPV要落實安全性行為、改善生活型態、及早依醫囑接種HPV疫苗等。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陳贈成說明,頭頸癌是上消化道和上呼吸道癌症的統稱,依發生部位主要分成口腔癌、口咽癌、鼻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男性罹患風險是女性10倍,風險因子包含檳榔、菸、酒、基因、HPV。
婁培人指出,以口咽部為例,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健康男女約1.6%至2.1%感染HPV,相當於每50人中近1人,其中以31至40歲、51至60歲男性感染率最高。台灣目前約3成口咽癌是因感染HPV導致,且比例持續增長,可見預防HPV降低癌症風險,刻不容緩。
過去民眾普遍將感染HPV矛頭指向性生活複雜,但研究指出,單一性伴侶感染HPV機率為6成,一生累積性伴侶3至6位,感染機率則上升至約9成,因此即使性生活單純,只要有親密接觸,都有風險。
落實安全性行為、改善生活型態、接種疫苗
婁培人提到,HPV由女性傳染給男性機率為12.3%,男性傳染給女性則為7.3%,因此兩性皆應做好預防HPV措施,保護另一半,建議落實安全性行為;改善生活型態,不菸、不酒、不檳榔;及早依醫囑接種HPV疫苗。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今年也攜手樂天桃猿啦啦隊「樂天女孩」,一起呼籲民眾重視自身健康,遠離HPV感染可能帶來的相關風險。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