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07 19:25

    健康網》預防失智! 中醫教按「這些」穴位疏通經絡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逐年增加。瀚威中醫診所中醫師李一宇表示,失智症是不斷退化的疾病,目前不論中西醫都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因此日常應著重在預防與減緩,像是按壓頭部穴位,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神門穴可減低老人情緒不穩情形;耳穴可短期記憶力增強。另,吐納、氣功、太極等也是治療

  • 2023-12-07 05:30

    產後憂鬱症勿輕忽 穴位治療搭食補改善症狀

    桃園市一名職業婦女日前產下女嬰後,出現嚴重食量減少、情緒憂傷、常與家人吵鬧等產後憂鬱症狀,她考量女兒需要哺乳,應避免吃藥或打針,經中醫以身體穴位治療配合食補,緩解她的症狀。這名職業婦女產下女嬰前,雇主就不斷叮嚀她的工作無人可取代,加上她自我要求高,產前總是心事重重,產後更因擔心哺乳量不足、工作與家庭

  • 2023-12-06 11:45

    職業婦女疑產後憂鬱症 中醫穴位治療搭食補助緩解

    桃園市1名職業婦女日前產下女嬰後,出現嚴重食量減少、情緒憂傷還常與家人吵鬧等產後憂鬱症狀,她考量女兒需哺乳、她應避免吃藥或打針,決定求助平鎮區聯新國際醫院中醫科醫師陳藝文,經過身體穴位治療配合食補,順利緩解她的症狀。該名職業婦女產下女嬰前,雇主就不斷叮嚀她的工作無人可取代,加上她自我要求高,生產前總

  • 2023-10-10 05:30

    巴金森氏症顫抖或妄想 用藥劑量影響大

    76歲的周先生是退休公務員,罹患巴金森氏症已經有7-8年,當時的藥物很混亂,除了主要提供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左多巴類藥物,也還搭配新型的多巴胺促進劑,而當年最令人頭痛的症狀並不是顫抖或是僵硬,而是鬧得全家雞犬不寧的妄想症。周先生整天覺得有人從手機跟他通訊一些國家機密,而只要周太太不在,他就覺得有

  • 2023-07-16 16:12

    健康網》一到傍晚就煩躁? 醫曝「日落症候群」5症狀:恐失智表現

    當長輩一到日落時,就變得煩躁、易怒、固執,甚至出現幻覺或妄想等行為,小心可能是失智了!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表示,這種情況稱為「日落症候群」,是失智患者的表現之一,症狀包含煩躁不安、困惑和失去定向感、睡眠、行為等問題。建議維持穩定的日常節奏、確保充足的休息、在傍晚提供足夠的光線,以及減少過度刺激,有助改

  • 2023-04-18 15:59

    穩定控制「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劑27億專款使用率達54%

    精神疾病容易被污名化,確診者也常缺乏病識感,或擔心異樣眼光而拒絕接受治療,然而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就可以穩定病情、恢復正常生活。政府去年編列獨立預算27億餘元,鼓勵臨床醫師將「長效針劑」列為精神病患者優先治療選項,目前27億餘元專款使用率已達54%,衛福部心理健康司也預期,今年使用率會再成長。

  • 2023-03-06 10:22

    思覺失調症 掌握黃金5年治療期

    1名幼稚園教師從5年前開始,上課時常覺得同事在背後議論自己,起初不以為意,但漸漸覺得連路人都會談論她,甚至明明身邊沒有人,耳邊也會傳出議論她的言語,她不勝其擾,進而影響工作表現,就醫後,經醫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病情。該名教師在口服藥物使用後狀況逐漸改善,但因為工作忙碌,經常忘記服

  • 2022-08-17 12:31

    健康網》小心失智找上門! 醫:初期有10大症狀

    一名女病患因頭暈、記憶力變差,前往就診,經醫師分析後,發現患者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建議需好好調理,以防演變成失智症。醫師提醒,初期會有表達退步、睡眠障礙、視幻覺、生活能力下降等10大症狀,若家中長輩有這些情況需多注意。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在臉書粉專「劉博仁醫師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失智症依據

  • 2022-08-02 09:31

    南投失智症確診率中部第1 照顧者VR模擬體驗失智者處境

    高齡化社會導致失智人口不斷攀升,衛生福利部統計,南投縣去年失智症推估人口數達7971人,獲診斷確診人數6342人,確診率79.56%,排名中部第1、全國第3(僅次於嘉義市及花蓮縣),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最近也特別安排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家庭照顧者、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及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等失智照護相關工作夥伴,

  • 2022-01-14 05:30

    康復之家 助思覺失調病友回歸社區

    阿奇(化名)高中畢業退伍後跟父親在工地工作。25歲時父親意外死亡,跟母親同住,26歲出現自言自語、幻聽、被害妄想、莫名生氣等發病症狀。同時他的菸癮大,一天吸菸3包,要不到錢會生氣、破壞物品、恐嚇要打媽媽。30歲起,阿奇陸續在各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住院,大多是因幻聽、妄想、易怒、威脅媽媽,由警消強制送醫

  • 2021-04-19 05:30

    阿嬤懷疑媳婦下毒 失智症妄想作怪

    73歲邱老太太近來不吃家裡煮的東西,也不喝家裡的水,甚至不洗澡,直說媳婦在水裡下毒要害她,兒子為此還拿水去化驗。這種被害妄想型的失智在臨床上很常見,家人一定要尋求醫師協助,通常可以改善妄想症狀,也才能減輕家人的照顧壓力。不喝水 送驗也不信邱老太太由兒子陪她來看門診,她表示,偶爾會睡不好而已,沒什麼不

  • 2021-04-06 05:30

    失智症患者 可能伴隨「行為精神症」

    在進行失智症病人評估時,常會聽到家屬陳述病人一些行為或情緒上的轉變,像是「我媽晚上因擔心有人闖入,無法入睡,重複打電話向我求助,怎麼安撫都沒有用」、「阿嬤懷疑阿公外遇,脾氣變得很暴躁,還出手攻擊阿公,鬧得家裡人仰馬翻」等等,這些狀況是失智症的一部分嗎?還是代表長者的失智程度又變得更嚴重了呢?

  • 2020-09-21 19:08

    55歲男天天鬧家庭革命! 竟是失智症前兆

    日本著名男星渡邊謙主演的「明日的記憶」,刻劃恩愛夫妻面對「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無奈與絕望,結局令人揪心,而現實生活裡也有不少類似的案例,彰化縣最近有一對結婚逾30年的恩愛夫妻,先生懷疑太太在外有「老王」而天天吵架,一段美滿的婚姻瀕臨破裂,女兒原以為才55歲的爸爸是退休後罹躁鬱症,到衛福部彰化醫院

  • 2020-06-14 10:47

    失智常合併精神行為 醫:照顧者勿輕忽

    台灣人口高齡化情況日益嚴重,高齡失智症人數也大幅增加。近年來,失智症的診斷與治療,雖已有許多進步,但許多失智症長輩合併精神行為問題,使得照顧者深感困擾,衛福部台南醫院醫師指出,了解精神行為症狀的原因與處理方式,成為照顧失智長輩的重要課題。衛福部台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胡銘傳表示,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

  • 2019-04-12 06:00

    「我們與善的距離,其實不遠」 思覺失調症 3步驟積極治療

    公視在週日晚間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英語:The World Between Us)故事著重描繪無差別殺人事件中,患有精神疾病的加害人與被害人家屬的心理狀態和調適過程。其中「精神疾病」與「壓力調適」兩個主題貫穿全劇,描述社會事件發生後的心理歷程,而沒有在意外中往生的倖存者未必真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