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失智常合併精神行為 醫:照顧者勿輕忽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台灣人口高齡化情況日益嚴重,高齡失智症人數也大幅增加。近年來,失智症的診斷與治療,雖已有許多進步,但許多失智症長輩合併精神行為問題,使得照顧者深感困擾,衛福部台南醫院醫師指出,了解精神行為症狀的原因與處理方式,成為照顧失智長輩的重要課題。
衛福部台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胡銘傳表示,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的機會極高,可能高達80-90%。精神行為症狀通常分為憂鬱症、精神病症狀、行為障礙等3大類。
1,憂鬱症:多半出現在早期輕度失智患者身上,表現症狀與青壯年族群有極大差別,憂鬱情緒有時不直接表現出心情低落,反而以行為障礙(如不配合、唱反調、鬧脾氣等)來表現。
2、精神病症狀:如妄想、錯認、幻覺等,(1)照顧者必須了解妄想定義,才知道如何應對。妄想是指病人對於錯誤的信念或想法堅信不移,如失智症長輩常有被偷妄想,覺得自己錢財被兒女、家人或外勞等偷去;(2)錯認也有許多不同類型,如長者可能認為房子裡有不存在的人或錯認現在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3)失智症的聽幻覺多半是模糊聲音,或聽到親人叫長者的名字,有時長者會照著聽幻覺的內容去做、發生危險。
3、行為障礙:如攻擊、睡眠障礙、迷路、重覆現象、漫遊、貪食、病態收集、不適當性的行為等。胡銘傳說,這些精神行為症狀,雖藥物可對少數長輩有立竿見影療效,但顧及副作用問題,仍建議優先考慮使用非藥物的方法。
胡銘傳表示,主要照顧者應充分理解並接受失智症診斷、了解出現的精神行為問題並非故意,而是失智症疾病導致,設身處地瞭解失智長者感受,並善用家族成員力量,幫助分擔照顧失智長者,避免照顧者過勞。此外,就算病人對於妄想堅信不移,照顧者切勿與之解釋或爭辯,可考慮分散其注意力,如找尋生活中的興趣嗜好等。
胡銘傳也說,改善睡眠障礙最佳方式是增加白天活動量,良好聲光刺激,常外出適當曬太陽,只要方法正確,許多日夜節律混亂的情況都可能不藥而癒。而針對情緒問題要試著去發現原因,如煩躁易怒或其他負面情緒有時可能是視覺或聽覺缺損,導致與他人溝通困難,或是身體有許多病痛等,一旦將視力、聽力及其他生理問題矯正或治療後,情緒問題自然會改善。
網友回應